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 ————基于长三角2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8 03:04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群"作为推进的主体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对象。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产业集群是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突破口。面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长三角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应如何处理产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产城融合也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因此,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理论集聚与增长的关联性角度出发,建立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协同效应分析的理论框架,在对长三角城市空间与产业布局的现状分析基础之上,对长三角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产业集群的发展与长三角城市空间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通过数量模型对长三角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协同效应进行测度,建立长三角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水平与产业集聚度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世界发达城市群的"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经验分析,得出长三角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方向。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起点...
【文章页数】:1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从现实角度
二、从理论层面
三、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框架
第一节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一、理论基础
二、形成机制和内在机理
三、动力要素和演化升级
第二节 关于城市群的研究综述
一、概念和内涵
二、形成机制和动力
三、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协同效应的综述
一、协同作用机理
二、长三角的协同效应分析
第四节 理论研究框架
一、理论基础
二、理论研究框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三角的城市空间与产业布局
第一节 规划范围现状
第二节 城市发展概况
一、人口
二、空间和交通
三、产业
第三节 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一、集聚与承载地
二、集群区位分析
第四节 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首位城市功能不突出
二、产业同质化程度较高
三、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四、集群联动及梯度转移难度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分析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空间产业分工的一般模式
二、能力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指标数据及因子分析
一、指标数据
二、因子分析
第三节 空间与集群能力综合分析
一、空间分布
二、能力布局
三、空间和集群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的测度及空间计量分析
第一节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的测度
一、城市流强度模型及测度
二、断裂点模型及测度
三、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第二节 关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综述
第三节 空间计量研究方法
一、空间权重矩阵
二、空间相关性分析
三、空间模型估计
第四节 变量、数据与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
第五节 空间模型估计
一、模型介绍
二、实证结果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一、波士顿
二、纽约
三、费城
四、巴尔的摩
五、华盛顿
第二节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一、东京都市圈
二、关西都市圈
三、名古屋都市圈
第三节 西北欧城市群
一、法国大巴黎地区
二、德国莱茵—鲁尔都市圈
三、荷兰—比利时都市圈
第四节 "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经验总结
一、以产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
二、产业集群的分工和协同超出单个城市的边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长三角产业集群能力分布尚未形成协同的空间关系
二、长三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存在空间上非均衡分布的特征
三、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水平取决于产业集聚的程度
四、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打破城市空间的边界
五、长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要更加重视以产业化推进城市化的过程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如何更加科学的测度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协同效应
二、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突破城市的边界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03609
【文章页数】:1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从现实角度
二、从理论层面
三、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框架
第一节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一、理论基础
二、形成机制和内在机理
三、动力要素和演化升级
第二节 关于城市群的研究综述
一、概念和内涵
二、形成机制和动力
三、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协同效应的综述
一、协同作用机理
二、长三角的协同效应分析
第四节 理论研究框架
一、理论基础
二、理论研究框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三角的城市空间与产业布局
第一节 规划范围现状
第二节 城市发展概况
一、人口
二、空间和交通
三、产业
第三节 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一、集聚与承载地
二、集群区位分析
第四节 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首位城市功能不突出
二、产业同质化程度较高
三、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四、集群联动及梯度转移难度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分析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空间产业分工的一般模式
二、能力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指标数据及因子分析
一、指标数据
二、因子分析
第三节 空间与集群能力综合分析
一、空间分布
二、能力布局
三、空间和集群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的测度及空间计量分析
第一节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的测度
一、城市流强度模型及测度
二、断裂点模型及测度
三、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第二节 关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综述
第三节 空间计量研究方法
一、空间权重矩阵
二、空间相关性分析
三、空间模型估计
第四节 变量、数据与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
第五节 空间模型估计
一、模型介绍
二、实证结果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一、波士顿
二、纽约
三、费城
四、巴尔的摩
五、华盛顿
第二节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一、东京都市圈
二、关西都市圈
三、名古屋都市圈
第三节 西北欧城市群
一、法国大巴黎地区
二、德国莱茵—鲁尔都市圈
三、荷兰—比利时都市圈
第四节 "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经验总结
一、以产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
二、产业集群的分工和协同超出单个城市的边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长三角产业集群能力分布尚未形成协同的空间关系
二、长三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存在空间上非均衡分布的特征
三、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水平取决于产业集聚的程度
四、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打破城市空间的边界
五、长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要更加重视以产业化推进城市化的过程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如何更加科学的测度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协同效应
二、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突破城市的边界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03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80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