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适应驱动创新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分析
本文关键词:日本适应驱动创新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日本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借鉴日本成功经验有利于我国适应驱动创新的科技人才的发展。适应驱动创新的科技人才应当具备独创思维意识、一定程度的领域知识和全球战略视角。日本适应驱动创新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由培养机制、引入机制和保护机制三方面构成:构建官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机制,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综合运用海外引援和就地取材的人才引入机制,积极引入海外优秀科技人才为日本效力;注重法制和医疗体制建设,保护科研成果和保障创新人才健康。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日本 驱动创新 科技人才 合作教育培养机制 海外引援
【基金】: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十三五’适应驱动创新需要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研究”(2014DP2024)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适应创新驱动的国企员工激励机制研究”(1400107009)
【分类号】:F131.3
【正文快照】: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适应创新驱动的国企员工激励机制研究”(1400107009)引言2014年,日本学者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凭借着“蓝色发光二极管”发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三位学者使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达到22人,在亚洲国家中独占鳌头。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珠;;中日专利创新与贸易出口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12期
2 胡雪梅;;坚持“科学立国”的日本人才战略[J];中国人才;2012年11期
3 杨书臣;近年日本科技政策浅析[J];日本研究;2005年03期
4 乔继红;乔宇静;;日本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海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热带农业工程;2009年02期
5 杨书臣;近年日本人才战略浅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洁;陈小燕;;国际旅游岛战略下的海南高等教育发展对策[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年09期
2 翟雪峰;李德才;姜中珠;;高校强化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年09期
3 张金刚;;3G环境下通信行业人才需求问题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刘清;;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几点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8期
5 魏龙;;日本科技体制的改革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年03期
6 魏龙;;日本实施科技创新立国发展战略的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4期
7 陶芸;;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兼论中央民族大学日语专业今后发展方向[J];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8 翟雪峰;李德才;姜中珠;;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46期
9 李富;;人才战略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来自日本的经验[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10 刘文川;雷露;;国内外科技人才情况比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建明;转型期地方政府扶持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黄爱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谢辛;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专家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瑞华;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2 孙平;外国专家管理规范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毛永红;科技事业发展宏观调控立法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4 刘清;从战略管理角度探析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D];厦门大学;2006年
5 李万波;日本引领和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周翠红;黑龙江省区域创新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7 唐宇香;日本与中国循环经济科技政策比较及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毛永红;科技发展宏观调控立法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朱志宏;南昌经济发展中科技政策及效应的探讨[D];南昌大学;2007年
10 燕东明;高科技产业化中的政府支持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志勇;;中日重点大学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及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1期
2 陈广汉;蓝宝江;;研发支出、竞争程度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基于1998—2004年国内专利申请数量与R&D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07年03期
3 伍红林;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4 伍红林;20世纪90年代后美日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比较[J];江苏高教;2005年01期
5 侯s
本文编号:425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42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