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第九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公告

发布时间:2017-06-09 21:32

  本文关键词:第九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公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的第九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16年11月26-27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外交与国际关系的新疆域、新趋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论坛组委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第九届全国博士生论坛组委会;
【关键词】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教育部学位;研究生教育;理论与实践;专业博士生;论文录用;获奖作者;中国学术;新兴大国;
【分类号】:+
【正文快照】: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的第九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16年11月26-27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外交与国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灿荣;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三个新范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8期

2 谢震;经济影响国际关系的探源性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5期

3 吴建友;;高油价对国际关系的潜在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54期

4 刘美武;;和谐世界:国际关系的核心价值[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6期

5 M·玛克西莫娃;杨淑珩;;政治与经济在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作用[J];国际经济评论;1980年10期

6 霍夫曼;汇文;子亚;;国际关系理娭研究的漫晈道路[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0年08期

7 J.库库尔卡 ,杨淑珩;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4期

8 弗·甘特曼;杨淑珩;;经济与科技关系在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作用[J];国际经济评论;1987年01期

9 任国明;现代国际关系的新特征——介绍川田侃的《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7年09期

10 毕建海;对战后国际关系新的探讨和思索[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莉;;试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 孙进己;;历史上国际关系的几种基本模式[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吉胜;;国际关系的语言转向与建构主义的发展研究:以语言游戏为例[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4 杨扬;;国际关系的信任理论:一种社会学解读——兼析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互信[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5 王晓秋;;19世纪东亚各国对外意识的比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6 俞新天;;国际关系中文化作用的理论探讨[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7 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国际关系相关性问题的历史轨迹与功能机制——对中国改革与开放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解读[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王奎;;管理的精髓——有效沟通[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10 吴其胜;;国际关系中的跨层次研究[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聃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文化与国际关系:微观研究视角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 胡言午;国际关系向多极状态演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欧洲所 刘立群;国际关系中民主与不民主的较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郭建平;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N];学习时报;2001年

5 徐以骅 李毅 涂怡超;把宗教因素融入对国际关系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雨文;合作共建:云大国际关系教研渐显特色[N];云南日报;2006年

7 白云真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欧洲国际关系》之地区性与学科性超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魏青松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关系的伦理学解读:效度、限度和速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孙吉胜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不能忽视语言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钟声;引导国际关系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成;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2 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王骏;基于文本挖掘的国际关系网络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李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美国政策研究(1784-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良祥;创伤性事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叶青;伊斯兰教与后冷战时期中东国际关系中的双重认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李渤;当代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从民族心理特征角度[D];外交学院;2003年

8 宋秀琚;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俊;承认的战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董青岭;在冲突与合作之间:作为元理论的建构主义[D];外交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玲;国际关系中人的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京东;国际关系中的威望动机与政策[D];南京大学;2014年

3 袁野;国际关系中的污名[D];外交学院;2016年

4 李萌;约翰·伊肯伯里自由国际主义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春英;新葛兰西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6 鲁肖;“文明力量”的困境?[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7 王长春;生存与发展: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视角[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俊;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东宁;文化与国际关系的相关性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琦;信息传播与国际关系建构[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第九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公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436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a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