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金融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苏州市金融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与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金融业,在社会经济增长中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在产业集聚、规模经济、金融高流动性、经济金融化、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同程度的金融业集聚逐渐形成并逐步发展,最终形成金融增长极、金融中心等。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功能效应等诸多效应。2014年,苏州人口数与GDP占江苏省比例全省第一,金融业集聚程度最高。苏州是建立成为江苏省金融中心城市的最佳选择。论文以苏州金融业集聚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苏州金融业集聚与苏州以及江苏省其余12个地级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论文在回顾了相关文献后,基于LS理论与金融功能论,对金融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两点假设:苏州金融业集聚对苏州经济增长和江苏省内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苏州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两个渠道来实现。其次,分析苏州金融业集聚现状,并运用Eviews6.0软件,对苏州市及江苏省内其余12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通过ADF检验、协整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检验方法,探究苏州金融业集聚对苏州及省内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且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两个层面进行回归分析,检验苏州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渠道。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最后论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苏州金融业集聚程度对苏州及江苏省内南京、无锡、常州、南通、扬州、徐州、镇江、泰州、淮安和盐城的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即随着苏州金融业专业化水平的日益增强,其经济增长效应、溢出效应等也会逐渐显著。第二,苏州金融业集聚与宿迁、连云港的经济增长无长期稳定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宿迁、连云港在资本积累水平上,GDP与经济增长速度在江苏省内较低,金融业等相关产业不够发达,使苏州金融业集聚带动作用不明显;在技术进步层面上,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大中型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创新意识不明确所造成的。第三,苏州金融业集聚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渠道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技术进步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但作用相较而言并不显著。金融业集聚通过资本积累,有效的将闲散储蓄资金集聚并转化为投资,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投资收益,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最后,论文综合当前苏州金融、经济发展情况,对于苏州金融业集聚发展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快推进苏州金融中心建设,二是加速引进金融人才,三是强化金融市场体系,四是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关键词】:金融业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苏州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7;F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0-15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0-12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2-15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15-17
- 1.3.1 研究方法15-16
- 1.3.2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16-17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7-19
- 第二章 金融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19-31
- 2.1 金融业集聚的含义与特征19-23
- 2.1.1 金融业集聚的含义19-20
- 2.1.2 金融业集聚的特征20-23
- 2.2 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23-29
- 2.2.1 基于LS模型的经济影响机制分析23-27
- 2.2.2 基于金融功能论的经济影响渠道分析27-29
- 2.3 基于理论提出的假设29-31
- 第三章 苏州金融业集聚现状分析31-39
- 3.1 苏州经济运行现状31-32
- 3.2 苏州金融业集聚发展现状32-35
- 3.2.1 苏州银行业集聚现状32-34
- 3.2.2 苏州证券业集聚现状34
- 3.2.3 苏州保险业集聚现状34-35
- 3.3 苏州金融业集聚程度的衡量及测定35-39
- 第四章 实证研究39-50
- 4.1 变量选取39-40
- 4.2 金融业集聚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40-46
- 4.2.1 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41-42
- 4.2.2 滞后期长度的确定42-44
- 4.2.3 对时间序列的协整性检验44-45
- 4.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45-46
- 4.3 金融业集聚影响渠道的实证分析46-50
- 4.2.1 模型的建立46-47
- 4.2.2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47-50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50-54
- 5.1 主要结论50-51
- 5.2 政策建议51-54
- 5.2.1 加快推进苏州金融中心建设51-52
- 5.2.2 加速引进金融人才52
- 5.2.3 强化金融市场体系52-53
- 5.2.4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53-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军;谭江涛;;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探讨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学与宜昌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6年40期
2 任怡;李家军;;基于公平与效率替代模型的区域经济增长公平效率论[J];农场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3 夏鑫;;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J];才智;2008年05期
4 王亚清;;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研究[J];知识经济;2008年10期
5 夏鑫;;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08期
6 杨德志;;以效率为中心加快区域经济增长[J];才智;2011年20期
7 方林,杨缨,王芝光,杨荣俊,曾富善,曾春平;关于井冈山区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原则和产业群建立[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04期
8 熊卫平;论现代集约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司正家;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略[J];新疆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10 阮晔,马海燕;论新疆非均衡区域经济增长战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晓合;李巍;;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方政府转型效应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2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基于江西省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桂元;高艳;;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4 陈春林;;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结构及其类型划分[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5期(总第20期)[C];2012年
5 石敏俊;王妍;张卓颖;;区际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式[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东霞;李彬联;;广东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文化原因研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工业提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N];北大荒日报;2009年
2 记者 姜蕴真;新东产业集聚区铺就区域经济增长“快速路”[N];安阳日报;2012年
3 通讯员 达新正;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N];红河日报;2013年
4 延安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张娟;延安市以统筹城乡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增长[N];延安日报;2013年
5 侯杰 华中科技大学;形成新区域经济增长极[N];经济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杜鹏飞;激发区域经济增长活力[N];阿勒泰日报(汉);2014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APEC与东亚合作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 赵江林;“一带一路”: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新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记者 陆艳红;九三管委会积极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N];北大荒日报;2014年
9 周京奎;房地产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N];天津日报;2007年
10 临汾市委党校副教育长 刘佶鹏;行政区域经济增长的统计问题分析[N];山西党校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园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文学;知识溢出与落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石英;加拿大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刘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张玉明;知识溢出、空间依赖与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徐涤非;产权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杨春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9 王立平;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赵广君;上海公共支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河南省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檀隽;甘肃省商业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贾慧英;我国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胡冰;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任普;国有经济、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6年
6 胡倩溪;对外开放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蔡佳;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8 薄晓营;河北省区域经济增长极发展政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9 张廷龙;工业企业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D];新疆大学;2016年
10 巩红艳;产业集群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苏州市金融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43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