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背景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家战略背景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设立浦东新区以来,截至2016年2月,全国共设立新区17个。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新区的数量不断增加,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新区功能不断完善和拓展,在引领区域经济增长、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极化效应日渐显现。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1)有助于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功能建设,提升其在东北亚地区内的辐射带动和区域引领作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2)有助于青岛市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升,实现国家赋予青岛的战略使命。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可以丰富国家新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为国内类似地区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论文共分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国家新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对本文研究选取的研究方法介绍利用,并构建出研究技术路线图。最后对国家级新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归纳评述,总结国家新区发展的特征及动力因素。第二章对国务院已批复的17个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阶段进行划分,描述这些新区发展定位、对新区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出新区发展的三个特征:空间特征,东部沿海开放面向国际、西部加快发展步伐、东北持续振兴;发展条件特征,新区所依托城市的中心性强度都较高,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经济发展特征。第三章借鉴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新区发展的定位、优惠政策、产业发展的选择、新区发展的路径及空间结构等因素分析,并发现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四章首先从全国、山东、青岛三个层面论述了西海岸新区建设的意义,然后分析西海岸新区发展面临的优势及挑战,最后综合评价新区发展支撑条件。运用熵值法分析法构建西海岸新区模型,新区产业进行基础数据量化分析,得出新区在四个指标的排名及发展潜力,然后运用SPSS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对17个新区划分类型。第五章对新区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包括西海岸新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分析其特点;通过Shift-Share分析方法对西海岸新区工业产业的竞争力分析,并用波士顿矩阵模型选取了新区的主导产业;最后提出了新区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第六章首先对西海岸新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现状进行评价,其次分析了影响新区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现有规划的思考,提出了空间划分的原则,提出了西海岸新区发展的“一核、两团、四带、多点”的空间布局模式。
【关键词】:国家级新区 西海岸新区 熵值法 Shift-Share分析法 空间布局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12-13
- 1.1.1 国家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2
- 1.1.2 新常态下国家新区承担着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12
- 1.1.3 新区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14-15
- 1.3.1 研究方法14
- 1.3.2 数据来源14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14-15
- 1.4 国内研究进展及其评价15-20
- 1.4.1 国家级新区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研究15-16
- 1.4.2 国家级新区的特征分析16-17
- 1.4.3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17
- 1.4.4 国家级新区的比较分析17-18
- 1.4.5 国家级新区的规划实践研究18-20
- 第2章 国家新区发展的历程及其特征20-34
- 2.1 国家新区发展阶段20-24
- 2.1.1 第一阶段(1990~2009年)20-22
- 2.1.2 第二阶段(2010~2013年)22-23
- 2.1.3 第三阶段(2014年~至今)23-24
- 2.2 国家新区概况及其特征24-34
- 2.2.1 17个国家新区概况24-28
- 2.2.2 国家新区特征28-34
- 第3章 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经验及其存在问题34-52
- 3.1 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经验34-46
- 3.1.1 新区发展必须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和政策驱动34-35
- 3.1.2 经济发展是新区发展的根本35-38
- 3.1.3 外向型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38-39
- 3.1.4 区域创新是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39-40
- 3.1.5 产业集聚及其效应影响到新区发展40-43
- 3.1.6 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是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43-46
- 3.2 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46-52
- 3.2.1 经济增长尚未摆脱传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46-48
- 3.2.2 新区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产业集聚能力依然较差48-49
- 3.2.3 新区扩散效应并不明显49-52
- 第4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条件分析及其评价52-80
- 4.1 西海岸新区建设的意义52-59
- 4.1.1 从全国层面52-54
- 4.1.2 从山东层面54-56
- 4.1.3 从青岛市层面56-59
- 4.2 西海岸新区发展建设的优势59-66
- 4.2.1 新区发展的条件较好59-61
- 4.2.2 经济发展基础较好61-62
- 4.2.3 产业基础雄厚,特色产业突出62-63
- 4.2.4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高63-66
- 4.3 西海岸新区发展建设的挑战66-72
- 4.3.1 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依然不足66-70
- 4.3.2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结构重工业化依然突出70
- 4.3.3 基础设施和区域创新能力不足70-71
- 4.3.4 周边地区的竞争71-72
- 4.3.5 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72
- 4.4 西海岸新区发展支撑城市综合评价72-80
- 4.4.1 研究对象72
- 4.4.2 指标体系、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72-75
- 4.4.3 评价结果75-80
- 第5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发展80-96
- 5.1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特点80-87
- 5.1.1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80-82
- 5.1.2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产业分析82-86
- 5.1.3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产业分析86-87
- 5.2 西海岸新区工业竞争力与主导产业选择87-92
- 5.2.1 西海岸新区工业竞争力分析87-91
- 5.2.2 西海岸新区主导产业选择91-92
- 5.3 西海岸新区产业发展对策92-96
- 5.3.1 产业发展思路92-93
- 5.3.2 西海岸新区产业功能分区93-96
- 第6章 国家战略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空间格局96-108
- 6.1 青岛西海岸新区空间结构现状96-99
- 6.1.1 西海岸新区人口分布现状96
- 6.1.2 西海岸新区经济发震区域格局96-97
- 6.1.3 西海岸新区现状空间格局评价97-99
- 6.2 青岛西海岸新区空间格局影响因素99-103
- 6.2.1 政策驱动100
- 6.2.2 产业发展100-102
- 6.2.3 基础设施102-103
- 6.3 青岛西海岸新区空间格局设想103-108
- 6.3.1 对现有规划的思考103-105
- 6.3.2 西海岸新区空间组织原则105
- 6.3.3 西海岸新区空间组织方案105-108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存在不足108-110
- 7.1 研究结论108-109
- 7.1.1 国家新区是一种特殊的政策新区108
- 7.1.2 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分布与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108
- 7.1.3 国家新区发育和演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108
- 7.1.4 西海岸新区的发展的基础较好,能够实现国家对西海岸新区的诉求108
- 7.1.5 突出海洋特色和构建合理的空间结构是西海岸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108-109
- 7.2 存在不足109-110
- 7.2.1 研究的内容不够全面109
- 7.2.2 国家新区与依托城市的关系研究不深入109-110
- 参考文献110-112
- 致谢112-11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1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兆德;孔祥飞;刘强;;中国城市群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2 陈东;孔维锋;;新地域空间——国家级新区的特征解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年01期
3 张波;;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浦东经济的影响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8期
4 刘涛;;国家级新区的理论、实践及其未来研究方向[J];城市观察;2015年04期
5 吴昊天;杨郑鑫;;城市新区的人居环境营造总体思路探析——以五大国家级新区为例[J];城市;2015年04期
6 吴昊天;杨郑鑫;;从国家级新区战略看国家战略空间演进[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3期
7 晁恒;林雄斌;李贵才;;尺度重构视角下国家级新区“多规合一”的特征与实现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3期
8 谭鑫;皮亚彬;;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分析——以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为例[J];岭南学刊;2015年01期
9 彭建;魏海;李贵才;陈昕;袁媛;;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J];地理研究;2015年01期
10 单丹丹;陈伟;谭书诗;;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紫微;国家战略背景下长沙湘江新区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孔伟;山东省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3 陈扬;三大国家级新区发展动力比较研究及启示[D];兰州大学;2013年
4 陈t
本文编号:448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44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