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密度分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19:02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密度分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经济密度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地区间的密度差异考察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并模拟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过程,通过分析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评估经济活动或要素的影响效应,这些为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我国279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以2004-2013年为研究时段,ArcGIS和Stata软件为分析平台,从经济密度视角出发,借助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经济密度分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密度空间分异及集聚特征明显。我国各地级市经济密度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向经济密度空间差异大,经济要素向局部空间集中态势明显。在对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地级市间的空间关系进一步识别了经济密度的空间集聚模式,发现经济密度空间集聚与扩散并存,集聚核心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城市群地区,且在研究时段内向一定空间收缩并呈现出密集化趋势。全国尺度上,经济密度高值由东部城市向中西部城市空间扩散化特征明显。劳动生产率也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极化特征明显、空间依赖性较强等分布特征。(2)考虑内生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后,经济密度对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的影响。未解决内生性问题及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前提下,简单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密度分布对劳动生产率均有正向影响,但影响效果不显著,一元线性回归直线拟合效果差。空间面板回归分析发现三产密度对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34以上,但与以往研究相比,回归系数过大。在引入城市建成区面积这一工具变量,并考虑各地级市间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后,发现经济集聚效应的存在,尤其是二产密度、三产密度、空间溢出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经济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在不同区域空间上,经济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非均质的。在我国四大区域之间,均存在集聚效应,但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产出要素的集中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三产产值的集聚及劳动生产率间的空间溢出效应越来越有利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中西部、东北地区,投资密度与劳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劳动生产率影响较为明显。城市群之间,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内,三产密度、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较大,发展程度较弱的城市群内,产出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经济密度 劳动生产率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异质性 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F249.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5
- 1.2.1 经济密度研究11-12
- 1.2.2 集聚、经济密度与生产率研究12-15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15-16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目标15-16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16-18
- 1.4.1 研究方法16
- 1.4.2 技术路线16-18
- 2 数据与模型18-22
- 2.1 数据来源18
- 2.2 变量选取18
- 2.3 模型构建18-22
- 2.3.1 经济密度模型构建18-19
- 2.3.2 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19
- 2.3.3 集聚效应模型构建19-22
- 3 经济密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分布研究22-53
- 3.1 经济密度的分布分析22-51
- 3.1.1 总体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22-25
- 3.1.2 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25-40
- 3.1.3 空间集聚与扩散特征分析40-51
- 3.2 劳动生产率的分布分析51-53
- 3.2.1 总体分布特征分析51
- 3.2.2 空间分布及相关性分析51-53
- 4 经济密度分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53-67
- 4.1 经济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关系分析53-54
- 4.2 一般影响结果分析54-57
- 4.2.1 产出密度与劳动生产率54-55
- 4.2.2 产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55-56
- 4.2.3 就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56
- 4.2.4 投资密度与劳动生产率56-57
- 4.3 面板影响结果分析57-65
- 4.3.1 面板影响的一般结果分析58-59
- 4.3.2 面板影响与内生性、空间溢出分析59-61
- 4.3.3 面板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分析61-65
- 4.4 优化策略65-67
- 4.4.1 鼓励经济活动或要素的空间集聚65
- 4.4.2 增强地区间的空间关联65-66
- 4.4.3 优化经济资源空间配置效率66-67
- 5 结论与不足67-70
- 5.1 主要结论67-68
- 5.2 不足之处68-70
- 参考文献70-74
-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74-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枫;汤惠君;杜继丰;;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J];热带地理;2014年01期
2 李二玲;庞安超;朱纪广;;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J];地理研究;2012年05期
3 王玉海;刘学敏;;区域经济集聚的资源视角分析[J];经济地理;2009年04期
4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5 葛莹,姚士谋,蒲英霞,贾凌;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集聚经济类型的地理格局[J];人文地理;2005年03期
6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密度分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0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46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