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信息化对开封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08:09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对开封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开封市 信息化 产业结构演进 相关性分析


【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逐步向信息化时代过渡,信息化建设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世界各国相继开启了信息化建设和研究的热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以其强劲的渗透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不断推动着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信息技术将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如何抓住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开发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新型经济要素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融合,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开封市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近些年来,开封市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三次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信息化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但是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依然存在着结构不优、层次不高等问题,推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已成为开封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此外,随着开封市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区域信息化水平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渐显著,实现开封市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本文在对开封市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发展历程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做出具体分析,得出开封市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存在着积极影响,就具体指标而言,信息化具体指标水平评价值均同第一产业比重负相关,即变动趋势相反,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正相关,且显著性较强。其中信息基础建设、信息产业和信息人指标同三次产业比重高度相关,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最为显著,信息资源指标同三次产业比重相关性较弱,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作用较小。总体而言,开封市信息化发展水平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为显著。由此,笔者认为开封市应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抢抓“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业信息化为基础,以服务业信息化为重点,以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的研究主要思路:首先,从理论分析入手,通过系统阐述国内外信息化相关理论,明晰信息化研究热点问题及其进程,为本文后续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系统分析开封市建国以来信息化发展历程,以掌握开封市信息化建设的概况,再结合对区域信息化评价方法和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等大量相关文献的研究,构建开封市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算和评价开封市信息化发展水平。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阐述开封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及其总体特征,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专业化评价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评价三个指标分析开封市产业结构现状,此外,运用有序度测度模型,结合不同的方法设定相应的目标结构,分析历年开封市产业结构与目标结构的距离以及研究时段内开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否合理,以此总结开封市产业结构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开封市产业结构的研究进行信息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性分析,以明确开封市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即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系统分析开封市信息化相关指标同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作用。结合前文的基础研究,提出开封市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以路径为战略导向,就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推进开封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开封市 信息化 产业结构演进 相关性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F4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一、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2-13
  • 二、文献综述13-16
  • (一)国外研究13-14
  • (二)国内研究14-15
  • (三)文献述评15-16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6-17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6
  • (二)研究方法16-17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7-18
  • (一)可能的创新点17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17-18
  • 第二章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相关理论18-32
  • 一、信息化内涵18-19
  • (一)信息化概念18
  • (二)信息化层次18-19
  • 二、信息化相关理论19-27
  • (一)信息经济理论19-20
  • (二)信息效用理论20-21
  • (三)信息市场理论21-22
  • (四)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22-27
  • 三、信息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27-32
  • (一)信息化能够改善生产要素构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28
  • (二)增强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及应用能力,推进产业重组和产业分化28-29
  • (三)有效增加信息消费需求,促进就业结构的改善29
  • (四)增强产业关联度,提升产业结构层次29-32
  • 第三章 开封市信息化发展历程及现状评析32-42
  • 一、开封市信息化发展历程32-34
  • 二、开封市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34-42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34-35
  •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35-37
  • (三)开封市信息化水平测算结果分析37-42
  • 第四章 开封市信息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42-62
  • 一、开封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现状评析42-50
  • (一)开封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42-46
  • (二)开封市产业结构有序度分析46-49
  • (三)开封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49-50
  • 二、信息化对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实证分析50-57
  • (一)模型及数据选取50-51
  • (二)实证分析51-56
  • (三)结论56-57
  • 三、信息化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57-62
  • (一)信息化对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的影响57-58
  • (二)信息化对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的影响58-59
  • (三)信息化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的影响59-62
  • 第五章 信息化推进开封市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及对策建议62-68
  • 一、信息化推进开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62-64
  • (一)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优化发展第一产业62-63
  • (二)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壮大第二产业63-64
  •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第三产业64
  • 二、加快信息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64-68
  • (一)加快完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化推动作用64-65
  • (二)加大人才、技术培育与引进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65
  • (三)积极推进信息应用市场发展,,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65
  • (四)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65-66
  • (五)扩大信息消费需求,推进产业结构变迁66-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新桂;;论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制度创新[J];商业时代;2008年10期

2 佟亮;张丽;;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效应分析[J];新疆财经;2011年06期

3 白石;钱净净;;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J];开放导报;2013年05期

4 张丽;佟亮;;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效应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5 边恕;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J];日本研究;2003年01期

6 赵砚;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9期

7 王鸿浩;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趋势探索[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郑元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分析[J];决策咨询通讯;2005年06期

9 俞金国,王丽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机理探究——以安徽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10 张云;;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的机制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平;;论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远祥;;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博弈[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3 王磊;;台湾产业结构演进对东北的启示[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雷;李艳梅;;结构节能: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何泳 通讯员 王孝有;一季度我市新增企业逾4万家[N];深圳特区报;2014年

2 通讯员 廖美丽 记者 范思慧;昆区经济平稳起步亮点纷呈[N];包头日报;2014年

3 驻江西记者 梅柏林;南昌通过城市外围组团规划方案[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陈艳玲;科区“两翼齐飞”带来经济满园春色[N];通辽日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吕春云 武畅;“十一五”圆满收官[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汤斌;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宋小芬;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性与多样性[D];暨南大学;2008年

3 张志民;中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周建安;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发展路径选择[D];暨南大学;2007年

5 陈丽蔷;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段文博;资源约束下的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钟勇;产业结构演进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8 佟东;日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晋锴;我国城镇化加速过程中的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薛源;成渝城市群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张强;中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黄希通;城镇化与广东产业结构演进关系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6年

5 柴大勇;中国体育产业结构演进及政策变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6 周东东;信息化对开封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7 廖素清;长株潭产业结构演进及其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胡耀华;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黎文峰;制度变迁与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龙自云;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43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543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