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理论的青岛市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16:38
本文关键词:基于能值理论的青岛市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能值理论 生态效率 超效率DEA模型 灰色预测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伴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环境、能源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约束作用呈现加大态势。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生态文明根植于我国现阶段丰富的社会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也逐渐从政策口号变为全民行动。作为汇集大多数社会人口的城市生态系统,理所应当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重要领域。定量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评估其生态文明水平,对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率,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青岛市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值理论构建、测度了青岛市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并由能值分析一般范式,分析研究了青岛市2005—2014年可持续发展状况;利用核算的能值基础指标,建立了能处理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DEA模型,解析了青岛市生态效率发展态势;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5年青岛市可持续发展趋向。旨在从能值指标体系构建、生态效率分析、未来发展情况预测三方面系统研究青岛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挖掘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寻取有效对策和措施。结果表明,青岛市的发展主要依靠反馈资源流投入,能值自给率较低,不可更新资源流投入比重较大,废弃物能值产出量持续上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环境压力较大;经与北京市(2004)、上海市(2005)、泉州市(2012)、广州市(2006)做横向对比及对生态效率解析发现,虽然青岛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技术效率发展优势不足,但青岛市生态效率表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规模效率发展向好;模型预测的青岛市未来5年可持续发展能力状态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的程度趋缓。为提升城市生态效率,增强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大力推进海洋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创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关键词】:能值理论 生态效率 超效率DEA模型 灰色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X2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绪论7-15
- 1.1 研究背景7-8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8-9
- 1.2.1 研究目的8
- 1.2.2 研究意义8-9
- 1.3 文献综述9-13
- 1.3.1 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9-11
- 1.3.2 能值理论用于生态效率评价研究11-13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3-14
- 1.4.1 研究内容13
- 1.4.2 研究方法13-14
- 1.5 研究的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基于能值理论研究城市生态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15-22
- 2.1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15-16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16-18
- 2.3 能值分析理论18-22
- 2.3.1 能值分析理论的相关概念18-20
- 2.3.2 能值分析的基本方法步骤20-21
- 2.3.3 能值理论的科学性解释21-22
- 第三章 青岛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指标体系22-37
- 3.1 青岛市城市概况22-23
- 3.2 青岛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指标体系23-25
- 3.3 青岛市生态经济系统生态要素流量与能值指标核算25-28
- 3.3.1 基础生态要素指标的流量与能值核算25-26
- 3.3.2 能值货币比率及输出能值(EXP)核算26
- 3.3.3 基于能值理论的系统分析指标测算26-28
- 3.4 基于能值理论的青岛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28-37
- 3.4.1 青岛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流量分析28-30
- 3.4.2 青岛市能值强度和能值结构指标分析30-32
- 3.4.3 青岛市可持续发展能值系统指标分析32-37
- 第四章 基于能值理论的青岛市生态效率评价分析37-48
- 4.1 生态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7-38
- 4.2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青岛市能值生态效率分析评价38-43
- 4.2.1 青岛市能值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38-40
- 4.2.2 超效率DEA模型的构建40-41
- 4.2.3 结果与分析41-43
- 4.3 基于灰色预测GM(1,1)的青岛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43-48
- 第五章 提升青岛市生态效率的对策研究48-51
- 5.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48-49
- 5.2 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49
- 5.3 大力推进海洋清洁能源技术创新49-50
- 5.4 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50-5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1-52
- 6.1 结论51
- 6.2 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6-57
- 附录57-66
- 致谢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成胜;朱鹤健;刘耀彬;;能值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J];生态环境;2008年05期
2 苏文明;徐水太;;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应用综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2期
3 李春花;罗正霞;黄芸玛;;基于能值理论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质量评价[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张子龙;陈兴鹏;焦文婷;逯承鹏;;庆阳市环境-经济耦合系统动态演变趋势分析:基于能值理论与计量经济分析模型[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10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柳志平;基于能值理论的生物质混煤发电/热电联产系统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薛言祯;基于能值理论的青岛市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00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60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