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21:17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新常态
【摘要】: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一种单纯针对国民经济统计中的数据描述,更注重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一般包括物质生产的量的增加还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人民生活水品的改善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30多年来,我国经济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前行和发展,也经历了由增长到发展的跨越,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走向完善和合理的正确道路,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政府和人民开始注重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正逐步由单纯注重经济效益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国民素质和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我们也从建设小康社会走到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变迁历程,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在逐步发生着深刻的转变。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发展到经济增长;又从经济增长进一步的提升到了经济发展这一高度。我国经济体制也从计划经济转变成更为科学先进的市场经济体制。回顾这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历程有利于总结和吸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更系统地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迁历程进行探究。如何吸取过往经验和根据现阶段国情来使我国经济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该文希望通过对过往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吸取,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该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三部分是以时间的推进为基线回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迁历程,以及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是面对我国经济的“新常态”,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五部分是针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现途径。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总结论文内容,展望未来。
【关键词】: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新常态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的目的10
- 1.1.3 研究的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概念15-18
- 2.1 经济增长方式15-16
- 2.1.1 经济增长15
- 2.1.2 经济增长方式15
- 2.1.3 粗放型经济15-16
- 2.1.4 集约型经济16
- 2.1.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16
- 2.2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意义16
- 2.2.1 经济发展16
- 2.2.2 经济发展方式16
- 2.3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6-17
- 2.4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17-18
-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深化18-30
- 3.1 改革开放初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和背景18-20
- 3.1.1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18-19
- 3.1.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产生19-20
- 3.2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20-22
- 3.3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演进22-24
- 3.3.1 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初步形成22-23
- 3.3.2 中共十七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正式形成23-24
- 3.4 促进我国经济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24-26
- 3.4.1 深化体制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4-25
- 3.4.2 “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25
- 3.4.3 “四个全面”的统筹发展25-26
- 3.5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取得的成果26-30
- 4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30-35
- 4.1 生态环境问题30-31
- 4.2 区域发展的不均衡31-33
- 4.3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33
- 4.4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还不完善33-35
- 5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现途径35-44
- 5.1 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5-38
- 5.1.1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35
- 5.1.2 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35-37
- 5.1.3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37-38
- 5.2 要从污染走向环保38-40
- 5.2.1 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体制38-40
- 5.2.2 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40
- 5.2.3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40
- 5.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0-42
- 5.3.1 完善生产要素配置41
- 5.3.2 继续推动行政体制改革41-42
- 5.4 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42-43
- 5.5 加快完善经济体制改革43-44
- 6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7-48
- 致谢48-50
本文编号:601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60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