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机制

发布时间:2017-08-02 09:17

  本文关键词: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地缘经济 时空演化 要素禀赋 内部机制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中国


【摘要】:随着冷战结束以及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经济相互依存明显加强,地缘政治在内容和形式上从以安全为主的高政治向以经济为主的低政治转变,地缘经济成为研究焦点。本文运用空间探索性方法、碎化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工具,揭示中国在全球经济空间中地缘经济联系的演化特征;借助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索中国地缘经济联系演化的内部机制。结论为:1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经历了"孕育—萌芽—兴起—繁荣"四个阶段,与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2中国的优势部门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形成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初级产品劣势日益显现;3中国经济权力空间的异质化特征明显,地缘经济联系呈现大国集聚效应和地理临近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地缘经济联系空间趋于均质化,经济权力半径不断向外围拓展,不仅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保持稳定的地缘经济联系,与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也不断加强;4资本禀赋、科技禀赋和人力禀赋是中国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化的主要内在动力,资本禀赋是中国地缘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禀赋是重要的推动力,人力禀赋是主要的基础优势。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地缘经济 时空演化 要素禀赋 内部机制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08)~~
【分类号】:F125;D822
【正文快照】: 1引言 纵观国际体系发展脉络,大国的兴衰和霸权的更迭无不受地缘法则的支配,和平崛起的中国更需要地缘大战略的支撑[1-2]。不论是地缘政治或是地缘经济法则,均脱胎于国际关系的理论推演和历史事件,构成了国家地缘大战略制定的指导性原则[2]。根据现实主义的政治逻辑,地表有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银安;浅析地缘经济学[J];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卢光盛;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缘经济学[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3 杨兴礼;简论90年代以色列的地缘经济战略[J];西亚非洲;1998年04期

4 孙晓青;欧元的国际化与欧美地缘经济之争[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06期

5 丁志刚;新兴地缘经济学独特的地缘战略视角——大国地缘经济战略争夺的新态势[J];国际论坛;2001年02期

6 曹云华,文峰;构筑中国的地缘经济安全——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J];东南亚纵横;2002年11期

7 周骁男;;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研究路径比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韩银安;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刍议[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王道成;;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安全[J];军事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10 韩银安;;地缘经济学竞争模式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飞;;基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视角的云南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黎鹏;;促进地缘经济区的合作开发,提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伍;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三个模式[N];学习时报;2000年

2 万毅;《西部开发与我国地缘经济安全研究》[N];甘肃日报;2002年

3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郭可为;美欧俄“制裁战”加剧地缘经济动荡[N];上海证券报;2014年

4 张屹峰 上海社科院国关所地区合作室副主任;地缘经济战略转型:超越短期和局部利益[N];文汇报;2013年

5 杨书强 孙久生 王猛;“地缘经济”鼓了宁津人钱袋[N];德州日报;2010年

6 俄罗斯地缘经济与全球问题研究院院长 Э.科切托夫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强晓云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张海冰 俄联邦政府直属高等经济学院教授 п.莫基阿斯 钱宗旗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欧亚所副研究员许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恩远 张树华 徐海燕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杜永明;在新历史节点上谋求合作升级[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于丽雯;各级干部要善于理性思考[N];无锡日报;2008年

8 彭锋;中心与周边[N];美术报;2014年

9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成;亚信峰会 泛亚协作构建亚洲安全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记者 刘凯;以全局眼光科学谋划狠抓落实[N];运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军;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锴;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何祥武;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视角的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曾路;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娇媚;构筑中国的地缘经济安全[D];吉林大学;2007年

2 黄慧;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正青;地缘经济视角下的西藏经济政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4 聂明;论中国周边地缘经济战略[D];南昌大学;2013年

5 贾儒;中美“丝绸之路”在阿富汗的地缘政治经济互动[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6年

6 孙畅驰;财富与权力:中国在东南亚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的互动分析[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6年

7 吕明慧;苏联解体后俄乌政治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冯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俄朝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萍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缘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金素;地缘经济学视角下的中俄石油合作与博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8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608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