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脱钩的绿色增长及影响因素:国际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8:26
本文关键词:基于脱钩的绿色增长及影响因素:国际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高速的发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及社会福利损耗代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绿色增长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形势下,研究经济绿色增长的演进方式及衡量方法,同时探讨促进增长路径向绿色化趋势过渡的影响因素,对实现绿色增长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脱钩理论,从绿色增长的内涵出发,以中国和11个OECD国家为对象,研究三类不同污染约束下的绿色增长方式及影响因素。具体说来,主要研究两个问题:(1)对各国绿色增长路径进行描述,同时构建一个“绿色增长指数(Green Growth Index)"对国家/区域层面的绿色增长进行衡量,并以此界定“绝对绿色增长”、“相对绿色增长”和“非绿色增长”三种类型的增长方式。通过路径描述和指数构建分析,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增长特征。 (2)实证分析绿色创新、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和城市化水平四个因素对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 (1)12个国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一定的绿色化特征。但相比而言,差异更为明显。在同一类污染排放约束下,12个国家的路径和强度彼此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综合三类不同污染约束下的增长轨迹来看,英国和芬兰的绿色化程度最高,属于绝对绿色增长;美国、法国、德国和瑞典的绿色化特征比较明显,基本处于绝对绿色增长或由相对绿色向绝对绿色增长过渡的状态;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的绿色化程度相对而言有待提高;中国、加拿大和土耳其的绿色化特征比较微弱。总的说来,绿色增长实践在先进的欧洲和北美国家比较成功,中国等亚洲国家在绿色增长的政策措施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绿色化水平相对较弱。 (2)在经济增长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过程中,绿色技术创新对于促进绿色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化对绿色增长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污染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环境税对绿色增长起明显的抑制作用;FDI对污染排放并未起到显著的作用(3)EKC假说在三类污染排放下均成立。
【关键词】:脱钩 绿色增长 国际比较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11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0-11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1-14
- 1.2.1 研究内容11-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2.3 技术路线13-14
- 1.3 研究创新点14-15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15-23
- 2.1 相关理论基础15-17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15
- 2.1.2 脱钩理论15-16
- 2.1.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16-17
- 2.1.4 外部性理论17
- 2.2 绿色增长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7-23
- 2.2.1 绿色增长概念18-19
- 2.2.2 绿色增长的测量19-20
- 2.2.3 绿色增长的影响因素20-23
- 3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23-30
- 3.1 绿色增长及其影响因素23-26
- 3.2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及研究假设26-30
- 3.2.1 绿色创新对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及假设提出26-27
- 3.2.2 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及假设提出27-28
- 3.2.3 环境规制对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及假设提出28-29
- 3.2.4 城市化水平对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及假设提出29-30
- 4 基于脱钩理论的绿色增长路径及绿色增长指数30-48
- 4.1 基于脱钩的绿色增长路径30-38
- 4.1.1 低碳约束下的绿色增长路径32-34
- 4.1.2 大气污染约束下的绿色增长路径34-36
- 4.1.3 水污染约束下的绿色增长路径36-38
- 4.2 绿色增长的衡量——GGI指数38-45
- 4.2.1 低碳约束下的GGI指数40-42
- 4.2.2 大气污染约束下的GGI指数42-43
- 4.2.3 水污染约束下的GGI指数43-45
- 4.3 三类污染约束下的增长路径比较45-48
- 5 绿色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8-64
- 5.1 实证模型与样本选择48
- 5.1.1 实证模型设计48
- 5.1.2 样本选择48
- 5.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48-50
- 5.2.1 被解释变量48-49
- 5.2.2 解释变量49-50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多重共线性检验50-52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50-51
- 5.3.2 多重共线性检验51-52
- 5.4 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面板实证分析52-56
- 5.4.1 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52-53
- 5.4.2 模型的确定与设立53-54
- 5.4.3 截面相关及异方差检验54
- 5.4.4 面板回归估计54-56
- 5.5 氮氧化物排放影响因素的面板实证分析56-58
- 5.5.1 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56
- 5.5.2 模型的确定与设立56-57
- 5.5.3 截面相关及异方差检验57
- 5.5.4 面板回归估计57-58
- 5.6 水体有机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的面板实证分析58-61
- 5.6.1 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58-59
- 5.6.2 模型的确定与设立59-60
- 5.6.3 截面相关及异方差检验60
- 5.6.4 面板回归估计60-61
- 5.7 三类污染排放影响因素比较分析61-64
- 6 结论与展望64-67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64-66
- 6.1.1 研究结论64-65
- 6.1.2 政策建议65-66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3-74
- 致谢7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钢;;能源约束、绿色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增长——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2 杨骞;刘华军;;污染排放约束下中国农业水资源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3 秦昌波;王金南;葛察忠;高树婷;刘倩倩;;征收环境税对经济和污染排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1期
4 尚勇敏;曾刚;海骏娇;;基于低碳经济目标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资源科学;2014年05期
5 王班班;齐绍洲;;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J];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6 王蓉;邢俊玲;;陕西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脱钩关系研究——基于Tapio脱钩模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江笑云;汪冲;;经济增长、城市化与环境污染排放的联立非线性关系[J];经济经纬;2013年05期
8 钱争鸣;刘晓晨;;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7期
9 李斌;彭星;欧阳铭珂;;环境规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基于36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4期
10 赵红;陈雨蒙;;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减少碳排放的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699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69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