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广东省产业结构服务化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02:31
本文关键词:新常态背景下广东省产业结构服务化动力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常态 产业结构服务化 动力机制 主成分分析
【摘要】: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广东省得益于国家政策和自身的资源优势,迅速崛起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便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时期。我国面临着进入经济“新常态”,这标志着我国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迎来了一个中高速甚至低速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这三个问题,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广东省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产业结构服务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结果,最直观的表现为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比和就业占比均领先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推动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发展是广东省解决目前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十三五”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在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双重的作用下,如何推动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产业结构服务化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便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在总结产业结构服务化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将广东省的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与当前时期中国处于新常态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先定性分析了影响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的动力因素,然后从实际数据出发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全国和广东省内部各市来进行分析,总结了新常态背景下广东省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有比较利益的驱动机制、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国际贸易的带动机制和科技创新的原动机制,并提出了在新常态背景下针对广东省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 产业结构服务化 动力机制 主成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2
- 1.1.1 产业结构升级9-10
- 1.1.2 新常态的提出10-12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2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12-14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框架结构13-14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及不足14-16
- 1.4.1 研究方法14
- 1.4.2 论文的创新点14-15
- 1.4.3 论文的不足15-16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16-25
- 2.1 概念界定16-19
- 2.1.1 产业结构理论16-18
- 2.1.2 产业结构服务化18
- 2.1.3 动力机制18-19
- 2.2 文献综述19-24
- 2.2.1 新常态的文献综述19-21
- 2.2.2 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文献综述21-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3 广东省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的现状25-33
- 3.1 广东省经济发展概况25-31
- 3.2 广东省目前存在的问题31-32
- 3.2.1 第三产业发展不够31-32
- 3.2.2 产业结构偏离度高32
- 3.2.3 城乡差距过大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4 产业结构服务化分析33-56
- 4.1 产业结构服务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3-36
- 4.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因33-35
- 4.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35-36
- 4.2 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36-38
- 4.2.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概念36
- 4.2.2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36-37
- 4.2.3 主成分模型中各统计量的意义37-38
- 4.2.4 主成分分析步骤38
- 4.3 全国范围内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评价38-47
-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38-40
- 4.3.2 评价结果40-47
- 4.4 新常态背景下广东省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评价47-55
- 4.4.1 指标体系的构建47-48
- 4.4.2 评价结果48-55
- 4.5 本章小结55-56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56-60
- 5.1 新常态背景下广东省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动力机制56-57
- 5.1.1 比较利益的驱动机制56
- 5.1.2 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56
- 5.1.3 国际贸易的带动机制56-57
- 5.1.4 科技创新的原动机制57
- 5.2 政策建议57-60
- 5.2.1 大力支持产业内部结构调整57
- 5.2.2 提升整体消费潜力57-58
- 5.2.3 调整区域经济结构58
- 5.2.4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58-60
- 6 结束语60-61
- 参考文献61-66
- 附录66-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8-79
- 致谢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记者;;工具市场的服务化——开源教授袁萌访谈[J];程序员;2006年05期
2 孙衍林;;制造业服务化的分析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9年05期
3 姜奇平;;制造服务化的认识前提[J];互联网周刊;2009年16期
4 周艳春;赵守国;;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理论依据及动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5 周艳春;;制造企业服务化: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王娜;王琰;;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水平及培育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李洪磊;侯s,
本文编号:710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71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