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垂直专业化、技术变化与国家间收入差距--一个基于价值链的理论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17-08-21 22:40

  本文关键词:垂直专业化、技术变化与国家间收入差距--一个基于价值链的理论分析框架


  更多相关文章: 垂直专业化 技术 国家间收入差距


【摘要】: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技术变化与收入差距的理论研究通常情况下是把技术作为一个中间变量,即国际贸易、国际分工通过影响技术作用于收入差距,对于在垂直分工日益盛行,各国生产联系日益紧密的新情况下,技术变化怎样通过国家间的生产联系影响收入差距则没有涉及。Costinot et al.(2013)建立了一个具有多个国家和多个生产阶段的模型,通过求解均衡条件下不同国家分工模式的变化,阐述了技术变化通过垂直专业化影响国家间收入差距的机制。该模型具有突出的优点和良好的扩展性,为国际垂直分工、技术变化与国家间的收入差距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关键词】垂直专业化 技术 国家间收入差距
【分类号】:F742;F113.8
【正文快照】: 引言 收入差距关系到国民福祉。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国际经贸往来成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贸易自由化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国际分工也在发生根本变化,产业间分工逐渐演变成产业内分工为主,进一步发展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崇高;王晓苏;;国际垂直专业化理论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石弘华;;中国垂直专业化比重动态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0年04期

3 张媛;;东亚地区垂直专业化在新背景下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4 赵明亮;臧旭恒;;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及经济效应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5 袁学军;;垂直专业化分工及其贸易所得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9年13期

6 刘燕然;;中国产业集聚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关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4年03期

7 孙景蔚;李淑锦;;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的产业升级效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22期

8 胡业生;兰霞;;复杂科学视角下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王昆;;垂直专业化、成本优势与产业竞争力[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王中华;;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再度量——基于黑田法的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娟;;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晓雷;构造垂直专业化产业体系[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炳南;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其娟;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间品贸易与经济波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王昊;中国在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D];吉林大学;2014年

3 邓建强;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产业技术升级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陈振生;产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学乐;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二氧化碳排放[D];湖南大学;2012年

6 刘燕然;中国产业集聚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关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7 管泉森;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赵丹;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9 黄巍;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技术转移[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史明珠;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15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715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