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我国私营经济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15:00

  本文关键词:我国私营经济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私营经济 收入分配 劳资关系


【摘要】:我国的私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然而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扩大劳动者就业、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带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我国私营经济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合理,资本所得偏高、劳动所得偏低;劳动者与资本要素所有者收入急剧扩大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化、复杂化等;劳资纠纷频繁,社会安全隐患突出等。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而“劳动——资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是当代中国私营经济领域劳资关系问题是实质与核心。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规范我国私营经济的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劳动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劳资双方共赢对于缓解劳资矛盾、推动我国私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马恩的收入分配理论以及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马恩分配思想理论的创新。第二部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指出我国私营经济收入分配的现状,并坚持批判的精神,发现这种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的问题。第三部分:坚持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分别从资方、劳方和政府三个主体的角度分析我国私营经济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现象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借鉴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经济收入分配问题上采取的有利于我国的可行措施,为我所用。第五部分:与本文第二、三部分四部分相呼应,分别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监督制约公共权力,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完善的税收保障制度;深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促进分配公平四个方面提出了规范我国私营经济收入分配,使之合理化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私营经济 收入分配 劳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7;F121.2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导论10-16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10-11
  • 1、问题的提出10
  • 2、研究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国内研究现状11-13
  • 2、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三)基本思路14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4-16
  • 1、研究方法14-15
  • 2、创新之处15-16
  • 一、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16-25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收入分配理论16-18
  • 1、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16
  • 2、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理论16-17
  • 3、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17-18
  • (二)我国对马克思恩格斯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18-25
  •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8-20
  •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20-22
  • 3、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22-25
  • 二、我国私营经济的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25-34
  • (一)新时期我国发展私营经济的必然性25-27
  • (二)我国私营经济收入分配的现状27-29
  • 1、劳动者报酬偏低且比重下降27-28
  • 2、资本所得偏高,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差距惊人28-29
  • (三)私营经济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的问题29-34
  • 1、劳资矛盾加剧,,劳资关系紧张化、复杂化29-31
  • 2、国内消费需求降低,社会总需求疲软31
  • 3、贫富差距悬殊、基尼系数攀升31-34
  • 三、我国私营经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4-39
  • (一)从投资方角度分析34-36
  • 1、资本的逐利性及其要素的稀缺性34-35
  • 2、部分官商勾结,非法获取高额利润35
  • 3、部分私营企业主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素质总体不高35-36
  • (二)从劳动者角度分析36-37
  • 1、劳动力过剩且劳动力素质低36
  • 2、劳动力的异质性36
  • 3、全球化加剧了劳动力资源的脆弱性36-37
  • (三)从政府角度分析37-39
  • 1、权力寻租、官员腐败是重要原因37
  • 2、税收的逆向调节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37-38
  • 3、社会保障机制、法律机制不健全38-39
  • 四、规范我国私营经济收入分配秩序的国际经验借鉴39-47
  • (一)工业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处理39-41
  • 1、法律制度健全的经济强国——美国39
  • 2、劳资关系稳定的西欧国家——德国39-40
  • 3、北欧的高福利国家——瑞典40-41
  • 4、终身雇佣制的亚洲国家——日本41
  • (二)工业发达国家公共权力的监督与腐败的防范41-43
  • 1、三权分立的经济强国——美国41-42
  • 2、清廉排名靠前的北欧小国——芬兰42-43
  • 3、新兴工业化的亚洲国家——新加坡43
  • (三)工业发达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43-45
  • 1、英国43-44
  • 2、法国44
  • 3、日本44
  • 4、瑞典44-45
  • (四)国际经验的借鉴45-47
  • 1、健全劳动法律体系,增强工会制度45
  • 2、成立专门反腐机构、发挥舆论监督作用45
  • 3、提高税收调节效率,设立财产税、遗产税45-47
  • 五、规范我国私营经济收入分配的政策思考47-58
  • (一)构建和谐劳资关系47-52
  • 1、完善劳动法律制度47-49
  • 2、健全企业工资制度49-50
  • 3、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50-51
  • 4、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51
  • 5、增强私营企业主社会责任感51-52
  • (二)监督制约公共权力,加强廉政建设52-54
  • 1、强化和完善权力监督机制52-53
  • 2、预防官商行贿受贿,建立廉政机制53
  • 3、加强治理腐败的制度建设53-54
  • (三)建立完善的税收社保制度54-56
  • 1、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54-55
  • 2、完善税收制度55-56
  • (四)深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促进分配公平56-58
  • 1、必须控制公私经济比例、使两种经济健康协调发展56-57
  • 2、加强收入分配监管,增进劳动者福祉57-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2-63
  • 后记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少维;如何看待目前的居民收入差距——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J];消费经济;2001年03期

2 彭志远;令中国宏观经济困惑的收入分配问题[J];计划与市场;2002年03期

3 董全瑞;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收入分配问题[J];经济学家;2003年01期

4 张熙;收入分配问题出在哪里[J];中国改革;2003年05期

5 常进雄;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看待当前的收入分配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06期

6 毛雪芳;;浅谈我国当今收入分配问题[J];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7 李鹏;;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8期

8 樊建旺;;对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J];发展;2007年01期

9 梅琳;陈斌;;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收入分配问题探析[J];甘肃农业;2007年02期

10 潘银忠;杨明文;;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几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仲长远;李优亮;郭艳霞;李阳;;新时期北京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与思考[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祁焕龙;;对就业与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3 罗福群;;从政府层面对转型升级中的收入分配问题探讨[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董小麟;;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考[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钟棣;;马克思在贸易与收入分配问题上的论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胡玉平;;坚定不移地加快推改革——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综述[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7 丁元竹;;地区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丁元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特邀报告[C];2005年

9 夏正智;;价值、劳动与分配[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兰 史冬芸;收看“收入分配问题”专题讲座[N];黄南报;2007年

2 记者 王羚;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要靠全面改革[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用增量调整方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 马小丽;经济学新假定框架下的我国收入分配问题探索[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5 吴菁;市政协调研国企收入分配问题[N];北京日报;2007年

6 殷剑峰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经济一大软肋[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殷剑峰;收入分配问题成为中国经济软肋[N];湘声报;2006年

8 赵学军;中日学者共同讨论收入分配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景天魁;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进入新阶段[N];文汇报;2008年

10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 苏海南;收入分配问题的症结和出路在哪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欢欢;我国私营经济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宫琳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宏升;收入分配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对策[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潘涛;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视域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明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6 冯振华;新疆收入分配问题评估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7 李晓欣;基于要素市场分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8 赵洁;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杨艳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孙志伟;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5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725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5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