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套利动机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0:17

  本文关键词: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套利动机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套利动机 对外直接投资 矿产资源企业


【摘要】: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矿产资源企业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排头兵,为保障经济发展、确保国家战略资源安全需要、平抑国内价格波动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或者并购失败事件频发,其亏损具有在投资品种上、空间上以及时间上集中的特点,并且其投资活动往往还面临着东道国政治干预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瓶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破解投资困境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既得承载国内的政策需要,又得顾及企业的发展需要,还得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因素。加之矿产资源具有战略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各方面因素相结合决定了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机制的复杂性。事实上,出于何种投资动机对投资决策乃至投资成效影响至关重要。矿产资源企业过度暴露在一些风险敞口中不仅仅有实体经济放缓的原因,也不仅仅有资本市场波动的原因,有必要从动机角度出发并依据矿产资源属性,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从投资动机角度出发,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套利动机驱动的观点。本文研究认为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到三种套利动机驱动:一是国外自由市场便利或者监管缺位环境以及国内国有企业制度优势带来的制度套利;二是由外部经济环境冲击引起的国外资产贬值所带来的市场套利:三是由国内国外资源价格变化率不同所带来的期限套利。三种套利通过影响企业决策条件来影响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并最终促成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当矿产资源企业忽视自身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而赋予“套利”较大的决策权重时,这种脱离实体的套利就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导致对外直接投资亏损或失败,加大投资风险。在提出套利动机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了套利动机影响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分析框架,阐释其影响机理。然后,本文基于2005年-2013年期间中国矿产资源企业(拟)对外直接投资的374项项目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对套利动机的存在性进行验证,并对套利动机与资源寻求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研究了套利动机对两种不同性质矿产资源企业(国有和民营)的影响。实证结果充分验证了上述三种套利的存在性,说明了不同的套利动机会对资源寻求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总体上倾向于削弱资源寻求动机。较民营企业而言,矿产资源国有企业更易受制度套利和期限套利的驱动,而矿产资源民营企业更易受市场套利的影响。最后,本文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引导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
【关键词】:套利动机 对外直接投资 矿产资源企业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1;F12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2 研究现状13-18
  • 1.2.1 关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研究现状13-14
  • 1.2.2 关于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研究现状14-16
  • 1.2.3 关于套利动机的研究现状16-17
  • 1.2.4 文献评述17-18
  • 1.3 研究内容18-19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0
  • 1.4.1 研究思路19-20
  • 1.4.2 研究方法20
  •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 1.5 主要创新点20-22
  • 第二章 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问题分析22-31
  • 2.1 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22-26
  • 2.1.1 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22-23
  • 2.1.2 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23-26
  • 2.2 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6-31
  • 2.2.1 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26-28
  • 2.2.2 问题原因分析28-31
  • 第三章 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套利动机理论分析31-38
  • 3.1 矿产资源企业套利动机的提出31-35
  • 3.1.1 矿产资源企业的制度套利32-33
  • 3.1.2 矿产资源企业的市场套利33-34
  • 3.1.3 矿产资源企业的期限套利34-35
  • 3.2 套利动机对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35-38
  • 第四章 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套利动机实证分析38-52
  • 4.1 研究假设38
  • 4.2 实证设计38-42
  • 4.2.1 样本来源38-39
  • 4.2.2 研究模型设计39-40
  • 4.2.3 变量的选取40-42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42-52
  • 4.3.1 全部样本42-46
  • 4.3.2 内生性问题处理46-48
  • 4.3.3 按企业性质分类48-5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2-56
  • 5.1 结论52-55
  • 5.1.1 主要结论52-53
  • 5.1.2 政策建议53-55
  • 5.2 不足与展望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4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64-65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树人;矿产资源价值与价格[J];中国矿业;2000年05期

2 梅燕雄,叶锦华;浅议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J];中国地质;2000年04期

3 沈振宇,王秀芹;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理论依据及其实现[J];中国地质;2000年05期

4 王志宏;论矿产资源竞争力[J];技术经济;2000年10期

5 王志宏;矿产资源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我国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持力度呈下降趋势[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1年03期

7 魏晓平,谢钰敏;矿产资源与可再生资源之间替代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8 ;生活中的矿产资源[J];国土资源;2001年05期

9 ;四川鼓励外商开采矿产资源[J];中国矿业;2002年01期

10 ;严格实施规划 推动矿产资源科学开发[J];山东国土资源;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捷;;国家应保持对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的垄断地位[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卫国佳;刘鸿飞;张影;;西藏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丁恩荣;;综合利用矿产资源[A];2010水泥矿山开采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烈武;宋焕斌;;以“城市矿产”开发破解矿产资源匮乏难题的探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石绍宗;;珍爱地球——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邓善德;唐正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7 杜新波;;矿产资源资产与矿权资产辨析及其价值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8 鹿爱莉;;建立矿产资源原产地补偿机制 让资源输出地区走出贫困[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华;许晋平;;我国矿产资源经济理论体系研究[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吕宾;;怎样开展矿产资源经济分析[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吕卫国;确保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明显好转[N];鞍山日报 ;2006年

2 记者 刘红薇 通讯员 刘宝利;全面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N];保定日报;2006年

3 王莉;全面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记者 马云;国家九部委检查验收我州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第一阶段工作[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5 李伟锋;国务院检查组肯定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成绩[N];湖南日报;2006年

6 记者  万京华;省检查我市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N];莱芜日报;2006年

7 刘静;省政协调研我市矿产资源整顿规范工作[N];莱芜日报;2007年

8 赵志刚;切实抓好矿产资源“整规”工作[N];韶关日报;2007年

9 记者  张力宏;省上检查验收我市矿产资源整规工作[N];商洛日报;2006年

10 记者 陈红卫;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根本好转[N];商洛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干飞;矿产资源消耗演化复杂性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陈孝劲;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蒋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外部安全风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冯聪;边疆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许巍;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6 杨博;甘肃省矿产资源综合区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7 段海燕;我国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史憨;黑龙江黑河地区矿产资源经济与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邵长龙;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仲冰;“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我国矿产资源价值实现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艳芹;基于矿产资源价值最大化的最优开采速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李秋实;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安可玛;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中蒙矿产资源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赵静;钦杭成矿带浙江段典型区矿产资源(金矿)综合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马悦;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欧阳莉;涉矿并购经营模式选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李妍;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孙红雨;矿产资源职务犯罪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潘玲;喀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尚善禹;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开发区矿山地质灾害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765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765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c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