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都市圈中创新主体协同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创新型都市圈中创新主体协同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亦开始逐渐转变。过去粗放式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而以创新为驱动的新的发展模式将会成为主流。在这一过程中,都市圈是国家创新过程的巨大载体,也是一国竞争力的重要单元,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是创新型都市圈中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促进一个地区产生创新的不竭动力,因此,对创新型都市圈中创新主体协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与创新型都市圈和创新主体协同相关的理论,在现有的有关创新主体协同的理论之上,分析了创新型都市圈中创新主体协同的运行机制,以及这种机制对都市圈创新的影响。并选取了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创新主体的现状以及主体协同的现状,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的创新效率,发现效率指数较高。而后又建立了回归模型,考察了长三角都市圈内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省一市内各自的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建立了整个都市圈的固定回归模型,加入主体合作的指标后,发现主体合作并未对区域创新产出产生影响。虽然长三角地区的创新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总体来说,创新型都市圈的建设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创新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强,没有形成自发的协同合作,作为创新引导者的政府的作用也并未充分显现,创新配套设施服务落后,这些都束缚着区域内创新主体的合作。
【关键词】:都市圈 创新主体 协同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背景和意义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都市圈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9
- 1.1.2 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需求日益旺盛9-10
- 1.1.3 区域创新体系的升级面临着创新要素融合的困难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实践意义10-11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1-13
- 1.3.1 研究方法11
- 1.3.2 研究内容11-13
- 1.4 文献综述13-15
- 第2章 理论基础15-21
- 2.1 创新型都市圈15
- 2.1.1 定义15
- 2.1.2 研究进展15
- 2.2 创新主体协同创新15-18
- 2.2.1 协同理论15-16
- 2.2.2 创新主体协同16-18
- 2.3 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18-21
- 2.3.1 区域经济理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18
- 2.3.2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18-19
- 2.3.3 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贡献19-21
- 第3章 创新型都市圈中创新主体协同机制21-27
- 3.1 创新型都市圈中的协同创新方式概述21-22
- 3.2 不同类型创新主体间的协同22-24
- 3.2.1 知识主体间的协同22
- 3.2.2 技术主体间的协同22
- 3.2.3 产学研协同22-23
- 3.2.4 政府在创新主体协同中的作用23-24
- 3.3 不同等级区域内创新主体间的协同24-27
- 3.3.1 单个城市内的协同24-25
- 3.3.2 创新主体在城市间的协同25
- 3.3.3 创新主体在都市圈内的协同25-27
- 第4章 创新型都市圈中创新主体协同对区域创新的影响27-31
- 4.1 技术外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27-28
- 4.2 知识协同创新提升区域知识创新能力28-29
- 4.3 产学研合作提高区域创新效率29
- 4.4 政府引导间接提高区域创新效率29-31
- 第5章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协同现状31-45
- 5.1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协同的基础条件31-32
- 5.1.1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协同的迫切性31
- 5.1.2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协同的策动力31-32
- 5.1.3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协同的优势32
- 5.2 创新主体分布32-34
- 5.2.1 创新主体概述32-33
- 5.2.2 创新主体的分布33-34
- 5.3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协同的实践34-40
- 5.3.1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互动35-38
- 5.3.2 政府在引导协同创新中的作为38-40
- 5.4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效率的测度40-42
- 5.4.1 生成模型40-42
- 5.4.2 实证分析42
- 5.5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协同存在的问题42-45
- 第6章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协同效率的实证分析45-51
- 6.1 构建原则与变量选取45-47
- 6.1.1 构建原则45
- 6.1.2 指标选取依据45-46
- 6.1.3 数据选取诠释46-47
- 6.2 建立模型与实证分析47-51
- 6.2.1 两省一市投入产出模型47-48
- 6.2.2 加入创新主体协同的都市圈投入产出模型48-51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51-60
- 7.1 欧盟成员国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与经验51-56
- 7.2 结论56-58
- 7.3 基于实证和案例的建议58-59
- 7.4 创新与不足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刚;郭树东;闫耀民;;美国圣地亚哥的创新集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年08期
2 王缉慈;;创新集群 高新区未来之愿景与目标[J];中国高新区;2006年10期
3 马颂德;;加强创新集群培育 实现高新区新跨越[J];中国高新区;2006年10期
4 马颂德;;加强创新集群培育 实现高新区新跨越[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06期
5 姜金贵;梁静国;;企业间的技术创新集群及其生命周期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11期
6 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8年01期
7 吴瑞芹;张仁开;;上海发展创新集群的战略研究[J];经济前沿;2008年06期
8 张仁开;;培育创新集群 提升创新能级[J];安徽科技;2008年10期
9 滕堂伟;;关于创新集群问题的理论阐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10 王福涛;钟书华;;创新集群政策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华;陈松;;创新集群的相关研究及进展[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2 王海源;谢洪明;余志良;蓝海林;;整合创新主体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解学梅;;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4 黄西川;刘国柱;;基于技术链与产业链交互效应的创新集群构建路径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欣;;哈尔滨市创新能力的成长与提升研究:副省级城市比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王克群;;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朱孔来;孙小素;闫峰;;自主创新能力有关理论及其统计监测[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8 张玉明;;中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张向阳;张长生;;广州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实证调研[A];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王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基本理论、实践选择与案例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壮 杨文利;创新集群 高新区事业发展的“二次创业”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2 记者 宋茜;南昌高新区打造五大产业创新集群[N];江西日报;2007年
3 记者 关秋实;我市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创新集群[N];承德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李蕴棋;集合区域能量 昂起创新“龙头”[N];长春日报;2007年
5 杨文利;打破低端锁定高新区创新集群不断升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李壮 杨文利;高新区主任纵论创新集群与国家高新区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7 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 黄文夫;高新区应当成为创新企业的总部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8 记者 刘传书;培育创新集群实现国家高新区新跨越[N];科技日报;2006年
9 邱尧 记者 陈明喜;南昌高新区打造五大产业创新集群[N];南昌日报;2007年
10 辜胜阻;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N];鞍山日报 ;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国;创新集群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丁魁礼;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于秀彬;科技创新集群的系统科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福涛;创新集群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仵凤清;基于自组织理论与生态学的创新集群形成及演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夏亚民;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克俊;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操龙灿;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及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何山;产品创新平台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Hong Yong-Woong;在华韩资中小企业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维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进的动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丽莎;创新集群的生成机制及其政策选择[D];郑州大学;2011年
3 林秀玉;创新集群的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袁月;基于区域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韩术斌;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影响的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6年
6 其格其;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缋效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7 李丹阳;创新型都市圈中创新主体协同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6年
8 王晶晶;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余泽民;创新集群模式分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国柱;创新集群建构的理论、路径和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6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78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