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影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影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政府 投资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摘要】: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没有完全摆脱高投入、低产出的增长难题,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展仍然十分缓慢。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力主要在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资本要素的持续增加。尽管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将越来越突出,但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作用仍很突出。本文选择从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这一角度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展缓慢的原因。首先,本文对与地方政府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明确了地方政府投资的概念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从理论上阐明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中国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机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不仅仅影响资本要素的积累,尤其是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发生异化后会通过影响投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最终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影响,使经济表现出粗放式的增长特点。财政分权体制是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形成及强化的体制基础,本文认为,在财政分权改革与政治晋升的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并开始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异化的特征包括强烈的投资冲动、地方保护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机会主义倾向和地方利益集团化。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不合理之处导致的地方投资规模过度膨胀、投资结构严重失衡和投资效益持续低下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这其中尤其是以产业结构失衡和技术投资持续偏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大。另外,本文还利用1996-2012年各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检验,从经验上验证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异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规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相关政策及建议,只有加快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积极调整地方政府投资方式,推进地方投资制度创新,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才能规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不合理之处。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起来研究,很多学者都提到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是阻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直接原因,但从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的文献却非常之少。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形成的制度基础,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的影响。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的相关文献较少,作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而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在实证检验中并不是一个容易刻画的变量,本文可能缺乏更为完善的理论模型和详尽的实证检验分析。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不合理之处,发现投资冲动、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的体制基础,有助于解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缓慢的原因,从而提出合理规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建立科学高效的地方投资制度,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中国经济成功转型。
【关键词】:地方政府 投资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引言9-14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11
- 1.2 文章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11-14
- 1.2.1 文章框架结构11-12
-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12
- 1.2.3 本文创新与不足12-14
- 2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14-22
- 2.1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14-19
- 2.1.1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研究综述14-16
- 2.1.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综述16-19
- 2.2 理论基础19-22
- 2.2.1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概念界定19-20
- 2.2.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20
- 2.2.3 影响机理20-22
- 3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形成及异化分析22-26
- 3.1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形成过程22-23
- 3.2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异化的主要特征23-26
- 4 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26-45
- 4.1 地方政府的投资规模分析26-31
- 4.1.1 投资增长率居高不下26-27
- 4.1.2 投资规模膨胀27-29
- 4.1.3 地方政府投资主导地位突出29-31
- 4.2 地方政府的投资结构分析31-37
- 4.2.1 产业结构失衡31-34
- 4.2.2 技术结构失衡34-37
- 4.3 地方政府的投资效益分析37-41
- 4.3.1 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化严重38-39
- 4.3.2 投入产出效益持续低下39-41
- 4.4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41-45
- 4.4.1 计量模型的构建41
- 4.4.2 数据选取说明41-42
- 4.4.3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估算42
- 4.4.4 回归结果及分析42-45
- 5 结论及规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45-48
- 5.1 本文结论45
- 5.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变革要求45-48
- 5.2.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46
- 5.2.2 调整地方政府投资方式46-47
- 5.2.3 加快地方投资制度创新47
- 5.2.4 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47-48
- 参考文献48-52
- 后记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昆;郝二辉;;统筹城乡发展的地方政府投资选择思考[J];特区经济;2011年01期
2 林坚;建立地方政府投资公司若干问题的探讨[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9年04期
3 郑曙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方政府投资[J];计划经济研究;1993年08期
4 刘淑琴;白丽洪;;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特质性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3期
5 韦文智;剖析地方政府投资办企业的弊端[J];广西审计;2000年04期
6 张卫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转型期中国经济的深层制约因素[J];学术月刊;2005年12期
7 王宁;田兵权;;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多元化方向及其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07年04期
8 李广杰;花小安;侯效敏;;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规制与经济增长——“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及其规制”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9 郭冠楠;;加强地方政府投资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10 田昆;;统筹城乡发展与地方政府投资职能:一般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务院取消和下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 能源类项目数量居首[A];《风电技术》2013年06月第3期(总第39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谁填地方政府投资“欲壑”[N];金融时报;2013年
2 崔光庆;加强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约束[N];学习时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杨志勇;稳增长中的地方政府投资[N];海峡财经导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既要投资拉动,更要加强社会保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盛翔;地方政府投资当以民生工程为重[N];中国信息报;2008年
6 吴睿鸫;挤破地方政府投资的虚浮“泡泡”[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守营;地方债务:隐忧中蕴藏改革契机[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 刘晓忠;地方政府投资要逐步“去杠杆”[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河北 吴睿鸫;地方政府投资谨防泡沫[N];中国商报;2010年
10 盛翔;地方政府投资当以民生工程为重[N];珠海特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卫国;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李一花;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程静;地方政府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牛婷;转型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投资与融资行为的经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敬岩;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影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2 周焕椿;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邵国和;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杨青;我国地方政府投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周建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6 舒洪冰;经济转型期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詹卉;我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政府间宏观调控协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7年
8 阮文山;越南金瓯省地方政府投资效应分析[D];广西大学;2013年
9 李振宁;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监管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马春燕;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6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786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