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演化逻辑、理论解构与产业路径

发布时间:2017-09-08 08:40

  本文关键词: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演化逻辑、理论解构与产业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泛县域经济 产城融合共生 产业政策


【摘要】:产城融合的研究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热门主题,然而从县域经济特别是泛县域经济框架下来研究产城融合共生的文献比较缺乏,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作为国家经济细胞的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问题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的理论,并对此进行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通过研究其演化逻辑,对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的概念逻辑、基本内涵和理论本质进行了理论解析,形成完整的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的理论体系。同时,根据该理论提出了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的产业共生发展政策路径。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产业转型升级软科学研究基地、苏区振兴研究院;
【关键词】泛县域经济 产城融合共生 产业政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子探索与系统分析模型构建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71161014)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产业共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15SKJD09) 江西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动态监测与政策仿真研究”(14YJ09)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课题“江西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江西师范大学青年英才计划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细胞,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小统计区域,统计年鉴所核算的最小区域单位,其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县域经济发展又有其特殊性,它可以是单一的经济,例如主要是服务业或者制造业为主,根据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等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孙功谦,叶南客;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文化协调发展需求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江海学刊;2002年05期

2 程蹊,陈全功,尹宁波;“民工经济”初探[J];农业经济;2003年08期

3 姜锡东;中国传统经济的再评价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01期

4 何蕾,何百根;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与中国的差距[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5 杨洋;试论老挝经济的发展及其制约因素[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6 殷克东;秦娟;张斌;王伟;;中部六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年05期

7 朱斌;;对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认识——从投资与信贷角度分析[J];时代金融;2009年07期

8 韩艳梅;;关于延安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陈雷;;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几点认识[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年23期

10 王许松;;北京经济:走出低谷 重现春天[J];数据;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锴;李洪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陈明星;;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金宁运;;广西经济新跨越的市场思考[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尹瑜;;用最前沿的理论 关注基层的发展——谈如何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淑恒;汪家权;;合肥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估[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唐占应;;统筹经济社会建设,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邱丕群;;西部开发中陕西经济发展水平及潜力研究[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万载县政协民营经济专委会课题组;黎星;;关于提升区域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调查与思考[A];宜春市发展民营经济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杜庆;张明丽;;加快我国县域经济转型的路径研究[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10 胡玉平;;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综述[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福刚 孟宪江 李力;壮大县域经济是个系统工程[N];今日信息报;200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杨志勇;庚寅年的中国经济仍充满猜想[N];海峡财经导报;2010年

3 夏杰长 李文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服务实体经济 发展现代服务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刘福刚 孟宪江 李力;壮大县域经济是个系统工程[N];经济日报;2004年

5 刘菊花 聂焱;量量城市总部经济体温[N];经理日报;2005年

6 鄢来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N];中国信息报;2008年

7 黄良龙;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N];上饶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童芬芬;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值得预期[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刘宝芝 实习生 郭子源;让总部经济蓬勃生长[N];石家庄日报;2009年

10 曾康霖;如何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的放大式均衡[N];金融时报;2009年



本文编号:813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813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2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