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保障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甘肃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之一,却承担着保障全国生态安全的重任,其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对于全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近几年国家及甘肃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的实施,给甘肃乃至西部生态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开辟了广阔空间,也为甘肃这样的内陆欠发达省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指明了方向。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并深入开展综合调查,在摸清甘肃省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在国家生态安全中所承载的本源性屏障功能的前提下,首先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指数法,将甘肃省生态脆弱度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筛选具有代表性的20个指标来构建甘肃省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力争做到能够精准反应甘肃省的地域特殊性以及生态总体脆弱趋势,并重点分析了重要功能区的生态脆弱性状。其次对甘肃省生态建设实践进行总体评价,并对其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涵盖的差距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进而深入剖析甘肃目前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制度约束及制度化诉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行政管理制度包括实践区域化、管理部门化及政绩考核经济化,都对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一定的体制性阻滞;生态补偿制度中公众意识欠缺、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技术落后对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具有一定的制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缺陷也是制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因素。与此同时,从社会诉求、政策法律诉求及制度诉求多重角度探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制度化诉求,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建立一套与甘肃省省情相适宜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制度化保障机制。为此,从强制性制度、调控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与创新,从顶层政府、市场主体及社会公众三方面构建与完善保障机制并将其在实践中反馈,切实构建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保障机制。最后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受益区积极参与机制、健全生态保护法制、重视教育宣传,提高人类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等富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 生态安全屏障 保障机制 制度化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5
【目录】:
- 摘要2-3
- Summary3-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0-13
- (一)研究背景10-13
- (二)研究意义13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13-17
- (一)国外研究评述13-15
- (二)国内研究评述15-17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17-18
- (一)研究方法17-18
- (二)论文框架18
- 四、创新点与难点18-19
- (一)创新点18
- (二)难点18-19
- 第二章 甘肃省自然环境本底特征及其重要生态功能区屏障作用分析19-27
- 一、甘肃省自然环境本底特征19-23
- (一)荒漠化沙化面积大、类型多19-21
- (二)湿地退缩、草场退化21
- (三)冰川水源的补给性与退缩性21-22
- (四)土壤侵蚀类型多、分布广22
- (五)地质灾害涉及范围大、发生频率高22-23
- 二、甘肃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屏障作用分析23-27
- (一)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本源性生态屏障作用23
- (二)祁连山冰川水源涵养区脊梁性生态屏障作用23-24
- (三)河西内陆河流域滋哺性兼阻隔性生态屏障作用24-25
- (四)“两江一水”流域承启性生态屏障作用25-26
- (五)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蓄性生态屏障作用26-27
- 第三章 甘肃省生态脆弱性评价及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性状分析27-36
- 一、甘肃省生态脆弱性评价27-32
- (一)甘肃省生态脆弱性总体概况27
- (二)甘肃省生态脆弱性总体评价27-32
- 二、甘肃省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性状分析32-36
- (一)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的生态脆弱性状分析32
- (二)祁连山冰川水源涵养区的生态脆弱性状分析32-33
- (三)河西内陆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状分析33-34
- (四)“两江一水”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状分析34
- (五)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脆弱性状分析34-36
- 第四章 甘肃省生态建设实践及总体评价36-41
- 一、生态建设实践36-39
- (一)湿地退化修复与保护36-37
- (二)荒漠化、沙化综合治理37
- (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7-38
- (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38
- (五)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38-39
- (六)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建设39
- 二、总体评价39-41
- (一)以局部治理为主39-40
- (二)治理方式的不可持续性40
- (三)治理目标的阶段性40-41
- 第五章 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化诉求41-47
- 一、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约束41-43
- (一)行政管理制度制约41-42
- (二)生态补偿制度制约42-43
-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缺位43-44
- (一)正式制度缺位43
- (二)非正式制度缺位43-44
- 三、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诉求44-47
- (一)参与主体诉求44
- (二)政策法律诉求44-45
- (三)制度诉求45-47
- 第六章 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制度化保障机制构建47-52
- 一、制度建设与创新48-50
- (一)强制性制度48-49
- (二)调控性制度49
- (三)引导性制度49-50
- 二、保障机制构建与完善50-51
- (一)市场主体50
- (二)顶层政府50-51
- (三)社会公众51
- 三、运行反馈51-52
- 第七章 建议52-54
- 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受益区积极参与机制52
- 二、健全生态保护法制52
- 三、重视教育宣传,提高人类生态文明意识52-53
- 四、健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53-54
- 致谢54-55
- 参考 文献55-60
- 附录 甘肃省生态脆弱性总体评价原始数据60-61
- 个人简介61-62
- 导师简介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宇龙;胡徽;;生态保护的制度化驱动要素与运行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2 陈红;;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现状与完善研究[J];法制博览;2015年10期
3 刘英奎;;京津冀生态协作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01期
4 韩盼;;西部大开发以来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5 凌文韬;谢利云;何玉琛;张伟;;黑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及趋势预测[J];人民黄河;2014年11期
6 姜帅;;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J];人民论坛;2014年29期
7 高吉喜;栗忠飞;;生态文明建设要点探索[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5期
8 王荣新;;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水文研究概述[J];防护林科技;2014年05期
9 孙文义;邵全琴;刘纪远;;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服务功能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03期
10 刘伟平;;构建一道国家生态安全屏障[J];求是;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学忠;;尕海封牧[N];法制日报;2015年
2 陈泳;;甘肃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N];甘肃日报;2015年
3 刘毅;;祁连山冰川加速退缩[N];人民日报;2014年
4 吴正楠;;冰川加速退缩 祁连山生态保护刻不容缓[N];甘肃经济日报;2014年
5 张永;倪永强;;留住最后的河流[N];中国气象报;2013年
6 张杰平;伍新木;;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N];人民日报;2013年
7 郭人旗;;文化部全力支持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赵万山 ;景积栋;;我省四类文化资源丰度排名全国前五位[N];兰州日报;2013年
9 陈泳;;《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10月1日起实施[N];甘肃日报;2012年
10 陈志斌 ;于海跃;;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冰川影响明显[N];中国气象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丽;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2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若娟;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构[D];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焦金鱼;甘肃岷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82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88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