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发布时间:2016-08-15 14:08

  本文关键词: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大学》 2003年

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马莉  

【摘要】: 研究世界经济,尤其是论及世界经济危机及相应措施,我们不得不对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进行详细的分析。因为该次大危机是美国有史以来发生的影响程度最深,涉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危机。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任后,改变上任总统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做法,颁布多个新政立法和命令,涉及财政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等多个方面,开创了美国用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办法调节生产关系的先河。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7%左右的增长率,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诸如失业、内需不足等问题,所以研究美国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经济改革有着极大的意义。 本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及胡佛总统对付危机所采取的措施。美国经济在1922-1929年进入了繁荣的黄金时代,,但是经济结构中仍然存在着根本的弱点,这是大危机发生最根本、最深刻的原因。该次危机是一次工业、农业、外贸和货币信用危机并发的全面危机。当时在任的胡佛总统却否认危机的严重性,确信自行调节市场、自由放任政策可以使得美国度过危机。 第二部分介绍罗斯福政府实施的新政。本文从前期(1933-1934年)和后期(1935-1939年)对其内容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总体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国民生产总值、个人收入、投资和储蓄、就业失业人数、物价水平这五个经济指标来比较“新政”前后的美国经济。从而得到,“新政”的实施对美国经济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我国从“新政”中得到的启示。“新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萧条国家政策,抛开其本质,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本文主要从金融监管、公共工程、社会保障制度和消费抵押贷款这样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171.2
【目录】:

  • 前言7-8
  • 一、 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发生原因8-16
  • (一) 二十年代的繁荣和潜在的危机8-10
  • (二) 大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10-12
  • (三) 大危机发生的过程和程度12-14
  • (四) 胡佛政府与萧条作斗争的政策14-16
  • 二、 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实施的新政16-26
  • (一) 初期的“新政”(1933-1934年)17-22
  • (二) 后期的“新政”(1935-1939年)22-26
  • 三、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总体影响26-32
  • (一) 国内生产总值26-27
  • (二) 个人收入水平27-28
  • (三) 投资和储蓄28-29
  • (四) 就业人数、失业率和工资水平29-31
  • (五) 物价指数31-32
  • 四、 我国从“新政”得到的启示32-37
  • (一) 加强金融监管,改革和完善金融体系32-33
  • (二) 加大公共工程投资,有长远经济利益33-34
  • (三)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4-35
  • (四) 加大消费抵押贷款,完善信贷市场35-37
  • 参考文献37-3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袁卓超;经济波动周期与财税政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侯鲁男;罗斯福对华经济政策(1931-1945)[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津瑞;试论新政时期美国国会对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监督[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婷;2008年经济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艳艳;伦敦经济会议与赫尔的经济外交[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安新;中美中学历史教材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夏清成,菅明军;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J];财政研究;1998年12期

    2 杨目,赵晓,范敏;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4期

    3 资中筠;也谈罗斯福“新政”[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4期

    4 张玉路;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5期

    5 王豪才;罗斯福“新政”社会福利救济措施的背景及作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6 田华;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兼谈我国保障制度改革的从中借鉴[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龙;杨玉梅;;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成因解释的研究评述[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2 杨桂菊;关于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几点思考[J];商业研究;2000年03期

    3 张金俊;;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沙尘暴的治理[J];才智;2009年22期

    4 诸葛雷音,何菊芳;“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王鹭;杨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6期

    6 刘盈曦;郭其友;童幼雏;;后经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基于历史经验与现实的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6期

    7 张勇;在促进扩展中监督行政立法[J];大连干部学刊;2002年01期

    8 王志伟,侯艺;20世纪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经验与教训[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王广深;;美国水利投融资制度及其启示[J];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10 王广深;;中国台湾水利投融资分析[J];发展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鲁男;罗斯福对华经济政策(1931-1945)[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单体清;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奇伟;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的途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沈亚男;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化新模式[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关思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业权利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孟想;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及其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家茂;通货紧缩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D];暨南大学;2000年

    8 卿树涛;不确定性预期性下通货紧缩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9 刘英;论罗斯福“新政”的金融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董恩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及取向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龙;杨玉梅;;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成因解释的研究评述[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2 王岽兴;二战前美国南部工业化落后原因探析[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3 李东卫;;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与启示[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吕彤轩,丁化美;田纳西河流域管理的成就及特点[J];长江论坛;1996年01期

    5 范方志;李璐媚;;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9期

    6 周寂沫;;从大萧条到次贷危机——美国经济内在矛盾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7 刘溶沧;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几个问题(上)[J];财贸经济;2001年03期

    8 刘溶沧;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几个问题(下)[J];财贸经济;2001年04期

    9 钱波;中美教育特点的比较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王晓红;李耀辉;;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秀丽;政府调控个人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2 刘英;论罗斯福“新政”的金融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轶杰;赫尔与《互惠贸易协定法》(1933-1935)[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任明明;美国20世纪30年代爆发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表现和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郭之园;我国资源税问题研究及改革构想[D];暨南大学;2007年

    6 周青青;TVA的早期发展与美国田纳西流域的开发(1933—1953年)[D];厦门大学;2007年

    7 王华;我国反周期财政政策效应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8 黑白;“国家调节说”视野下的罗斯福“新政”[D];湘潭大学;2008年

    9 黄小木;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杨明华;关于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正宇;科德尔·赫尔外交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美国30年代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启示[J];战略与管理;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曼雷,w.勃兰特,桑秀国;打破南北关系的僵局[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11期

    2 王尧;恩义;维柱;;人工种草事关国情[J];农村.农业.农民;1996年03期

    3 王俊;;“危”与“机”的辩证法[J];红旗文稿;2009年03期

    4 周其仁;;为什么后危机时代来得这样快[J];华人世界;2010年Z1期

    5 戴劲松;;保障性住房面临四大危机[J];学习月刊;2010年13期

    6 ;全球资本主义深陷五大危机(上)[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4期

    7 并木信义,陈鸿斌;今后五十年的经济学——什么是分析工业化社会晚期的适宜角度?[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11期

    8 ;宝洁SK-Ⅱ化妆品危机:自以为是[J];成功营销;2007年Z1期

    9 何兰;;凯恩斯主义和金融危机[J];才智;2009年18期

    10 方军;;用热情变革[J];创业邦;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晓梅;;对大型公共工程建设程序的思考[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2 西宝;王洋;;现代危机传播与网络治理:政府创新视角下的基础设施、信息和组织整合[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贾晓燕;;农村社会救济法律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4 许燕;王斐;潘益中;;婚恋弹性概念重构及作用初探[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5 朱银端;庄锡福;;略论我国社会救济的科学发展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高中华;;孙中山的社会救济观述评[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杨培雷;;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危机与解决机制[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罗璇;;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偏低的原因浅析[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9 蒋定之;;危机下金融监管改进问题[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10 张奇林;;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述评[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清;[N];中国审计报;2007年

    2 刘迪 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N];东方早报;2007年

    3 焦元玉;[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4 可可;[N];法制日报;2006年

    5 饶平田家炳实验中学 陈玉梅;[N];潮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顾瑞珍;[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何晓晴;[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周周;[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著名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 侯宁;[N];经理日报;2008年

    10 陆志明;[N];东方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乃善;政府公共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管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孟玮;公共工程代建制的行政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D];南京大学;2001年

    4 张益刚;民国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吴媛媛;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D];复旦大学;2007年

    6 崔凤骥;合同保证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林兴龙;关于汉代社会救济的若干问题[D];厦门大学;2008年

    8 黄鸿山;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李光勇;东亚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主义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周莉;我国林业财政支出的效率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莉;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D];河北大学;2003年

    2 王学增;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国的社会救济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鸿山;长元吴丰备义仓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翁三川;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补偿救济制度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5 高锐;论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其完善[D];安徽大学;2005年

    6 郑元超;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王峰;浅论南京国民政府之救济理念及实践[D];贵州大学;2008年

    8 林鹏旭;明代乡村社会救济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余先荣;论秦汉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孟迷芳;清末民初(1840-1919)广东水灾与社会救济[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4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94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0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