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四川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03:24

  本文关键词:四川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创新 金融支持 VAR模型 四川


【摘要】:科技创新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持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手段。同时,科技创新由于其自身特点,融资约束是其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科技创新每一阶段的进展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任何一个阶段资金链的断裂,都会造成科技创新的中断甚至大败,前期的投入也将成为沉没成本,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四川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大省,在经济新常态下,止处于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经过多方支持、配合和协调,四川科技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其中资金投入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四川科技创新向前推进的一大障碍。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详细研究金融支持促进科技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资源配置机制、风险管理与分散机制、信息揭示与传递机制和激励监控机制,较为系统地揭示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继而通过基础数据分析四川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构建VAR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四川金融支持对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四川科技创新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使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促进四川科技创新的发展。研究表明:(1)从总体来看,四川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从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来看,各金融主体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影响程度不相同,它们对科技创新直接产出阶段的支持都相对较弱。(2)现阶段,四川的科技创新是由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对政府投入的依赖性较大;(3)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机构贷款对于科技创新支持的重要性;(4)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有待加强,并且对不同阶段科技创新的影响程度有明显的差别;(5)风险投资是最能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一种融资方式,近几年来四川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是:(1)建立多方协作机制,共担风险共享收益;(2)强化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功能:(3)深化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力度;(4)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5)促进风险投资行业支持科技创新。
【关键词】:科技创新 金融支持 VAR模型 四川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3;F83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导论9-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相关概念界定10-12
  • 1.2.1 科技创新10-11
  • 1.2.2 金融支持11
  • 1.2.3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11-12
  • 1.3 相关研究综述12-17
  •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7
  • 1.3.2 研究述评17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17-18
  • 1.4.1 研究目标17-18
  • 1.4.2 研究内容18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18-20
  • 1.5.1 研究方法18-19
  • 1.5.2 技术路线19-20
  • 1.6 创新与不足20-21
  • 1.6.1 创新之处20-21
  • 1.6.2 不足之处21
  • 2 理论基础21-25
  • 2.1 科技创新理论21-22
  • 2.2 金融发展理论22-23
  • 2.3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23-25
  • 2.3.1 融资支持机制23
  • 2.3.2 资源配置机制23-24
  • 2.3.3 信息揭示与传递机制24
  • 2.3.4 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24
  • 2.3.5 监控激励机制24-25
  • 3 四川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25-45
  • 3.1 科技创新的发展状况25-31
  • 3.1.1 四川科技创新的要素投入25-28
  • 3.1.2 四川科技创新的成果28-31
  • 3.2 科技创新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分析31-44
  • 3.2.1 金融中介机构支持科技创新32-35
  • 3.2.2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35-38
  • 3.2.3 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创新38-40
  • 3.2.4 政策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40-44
  • 3.3 小结44-45
  • 4 四川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45-56
  • 4.1 研究方法45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45-46
  • 4.2.1 变量选取45-46
  • 4.2.2 数据来源46
  • 4.3 计量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46-55
  • 4.3.1 变量平稳性检验47
  • 4.3.2 VAR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47-48
  • 4.3.3 协整检验48-49
  • 4.3.4 回归分析49-51
  • 4.3.5 格兰杰因果检验51-52
  • 4.3.6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52-55
  • 4.4 小结55-56
  • 5 结论与建议56-61
  • 5.1 结论56-57
  • 5.2 政策建议57-61
  • 5.2.1 建立多方协作机制,共担风险共享收益57-58
  • 5.2.2 强化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功能58-59
  • 5.2.3 深化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力度59
  • 5.2.4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59-60
  • 5.2.5 促进风险投资行业支持科技创新60-61
  • 参考文献61-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怀旺;;科技金融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年06期

2 张缨;;科技金融:促进政府创新政策“有效供给”[J];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10期

3 张明喜;;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财政配套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23期

4 郑玉航;李正辉;;中国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年07期

5 芦锋;韩尚容;;我国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模型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年06期

6 宇文晶;马丽华;李海霞;;基于两阶段串联DEA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年03期

7 刘军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贾康;;科技金融的相关理论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07期

8 杨蓉;翟华云;;风险投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探究[J];财会通讯;2014年29期

9 熊广勤;郑e,

本文编号:957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957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1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