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约束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节能减排约束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各行业建设都相继有了不可小觑的成绩,同时,环境和资源问题也随之而来,环境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节能减排政策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文章通过中国节能减排的现状的宏观分析,突出节能减排在我国的严峻形势,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1978-2013年中国GDP与能源消耗量为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进行相关方面的分析,研究了该项措施对产业结构具体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几点政策和建议。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节能减排政策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加快构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B630018)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KL-2016-3723)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节能减排指标约束、能源供给侧改革协同推进河南绿色发展研究:理论模型与CGE模拟”(项目编号:2017-ZZJH-508)
【分类号】:F124.1;F121.3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经历了飞速发展时期,由此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均设置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自2006年在我国强制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沙;;节能减排话严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年07期
2 陈谦;;节能减排 科学发展[J];环境经济;2007年04期
3 姜妮;;“两会”代表委员 “把脉”节能减排[J];环境经济;2007年04期
4 ;“节能减排 责任与竞争力论坛”在京召开[J];节能与环保;2007年04期
5 任明;;节能减排话“严肃”[J];广西电业;2007年03期
6 王择;;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J];节能;2007年05期
7 ;十项措施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7年05期
8 温家宝;;高度重视 狠抓落实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J];冶金动力;2007年03期
9 ;八项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年02期
10 本刊编辑部;;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 加快配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J];安徽科技;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祥左;;对当前节能减排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方案出台[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扩大工作会议暨节能减排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金世良;付登科;童颖;;农村节能减排势在必行[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王金芳;;关于落实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许祥左;;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6 许祥左;;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A];控制“三废”污染 搞好矿区生态安全论文集[C];2008年
7 ;发改委:2012年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完成[A];《电站信息》2012年第7期[C];2012年
8 寇刘秀;;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9 赵浩敏;;“硬约束”为节能减排护航[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10 王昕杰;;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汲传排;深挖潜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N];北京日报;2007年
2 刘瑞杰;节能减排不可“孤军奋战”[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记者 王庆华;狠抓落实 确保完成全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N];赤峰日报;2007年
4 徐琦;节能减排决心目标和责任不变[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查玮;大型国企应做节能减排表率[N];中国环境报;2007年
6 于平;吉林青年企业家投身节能减排[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转变发展思路 推进节能减排[N];长江日报;2007年
8 记者 张朝登;节能减排是刚性指标铁的纪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易家言;将节能减排培育成利润增长点[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柳祖林;节能减排,,不能只是上边热[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静;节能减排视角下的中国工业增长动力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安伟;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4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军;燃煤发输电侧节能减排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张蓓佳;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及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方国昌;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江苏大学;2013年
9 周力;开放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李莉;电力产业节能减排机制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飞;“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节能减排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月;面向节能减排的车辆检测站网点布局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林双;成都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佳;采暖城市节能减排技术与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付振茹;“中央—地方”政府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行为的委托代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韩旭;淄博市临淄区工业节能减排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廖永涛;基于疏浚机具改良的疏浚船舶节能减排探索[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刘畅;吉林省工业节能减排经济政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9 赖晓雯;基于节能减排的高污染产业转型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马信缘;油气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9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98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