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连锁超市在农村市场发展的特殊性第2页
本文关键词: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滞后要素与提升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因此,连锁超市在农村中的经营与其在城市中的经营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要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农户进行生产重组,按连锁经营的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要求改革或改进原有的小生产作业方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这项职能的实施本身,对于连锁超市来说,是渐进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当地零售业态与连锁超市竞争关系复杂
现代连锁超市进入农村市场,不可避免会与当地原有的零售业发生竞争关系。经考察,这种关系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一是价格问题。由于“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价格低,在农村仍有一定市场,有时农民明知是假货仍会购买,这对经营正宗商品的连锁超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压力。二是消费习惯问题。农民已经习惯了在当地的代销店、杂货店购物,连锁超市店内选购的经营方式对农民来说不习惯。三是进货问题。代销店、杂货店进货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柴油车等简陋的运输工具就能解决,与连锁超市的专业配送方式相比,显得快速、便捷。四是成本问题,代销店、杂货店的营业用房多为私房,劳动力多为一家子人兼干农活,几乎不计成本,加上运输成本低、商品成本低,其竞争优势是不能低估的。而成本问题又恰恰是农村直营连锁超市开发的软肋。
如果说连锁超市是现代商业的“正规军”,那么当地原有的代销店、杂货店等零售网点,在农村特定的经营环境中还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尽管其商业形式还相当落后,却是土生土长、适应本地环境。因此,连锁超市在开发农村市场过程中,其发展战略,有必要考虑本土化,通过全新的加盟策略,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甚至充分利用农民简陋的运输工具进行初级阶段配送,有计划地改造当地零售网点,完成新型连锁超市的布局。
政策因素与连锁超市发展关系密切
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从世界经济范围看,市场配置仍然占主导地位。而我国经济模式,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因此政府资源配置方式起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目前,政府对农村连锁经营发展尤为关注。2005年3月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其核心就是实施农村连锁经营。商务部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超市项目,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扶持。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市场的重视。连锁超市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农村连锁经营,无疑有相当的优势,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对于这些政策也需要善加运用。
一方面,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补助,,开办每个乡级连锁店补助2000元,每个村级连锁店补助3000元,中西部地区则分别增加800元等),对农村连锁超市的开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连锁超市可充分利用政府资源来拓展农村超市,从而达到抢占市场、扩张业务、扩大规模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运作,因为政府的补贴对于一个公司的整体连锁开发来说毕竟只起次要作用,重要的还是连锁超市本身要有赢利的经营方法。
而上述的种种关系说明连锁超市在农村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只有充分研究这些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特殊关系,才能实施有效的连锁经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蒋建平.从就业角度思考农村市场建设[J].中国合作经济,2004(4) 刘远.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滞后要素与提升思路[J].经济学研究,2005(11) 马瑞光.成功密码[J].特许经营,2006(7)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滞后要素与提升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5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6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