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 ——基于中国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4 11:55
  目前,我国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核心在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鉴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对于经济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金融发展上重视外延和总量扩张,忽视了质量和结构优化,不仅使得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非协调发展态势,也导致金融效率难以提高。这种失调有违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发展实践,研究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等,并分别从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和复杂性理论等视角介绍了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机理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理论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和第4章。这一部分首先从金融效率入手,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资产结构变动与金融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资产结构的帕累托优化问题,为随后的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原理作了理论铺垫;其次则建立了协调途径概念模型,对To...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 ——基于中国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金融资产结构变迁因素的模型图分析

企业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比例,历年


豪鬓鑫鬓参圣系鑫萎手豪参臻鑫肇签篡奎年图6.5我国历年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和间接融资比例的比较考察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我们以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表示企业筹资量占其外源融资额的比例(包含企业股票、企业债和金融机构贷),间接融资比例表示金融结构贷款占企业外源融资额的比例。从上图

债券,余额,占比,历年


890.344484.8888195.444420022219336.100010054.10001333.63331063.5555123.1222331.099920033321012.099911602.00001647.0000债余额为对内国债余额:1994年以前的金融债券是指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1994年以后的金融我国所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资料来源:1.历年《中国金融年鉴》;2.中国证监会网站cr.gov.nc)统计资料;4.王广谦,《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P191;3.中国债券网统计资料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三者在债券总额中的比例来看,在1995年后,三者的本保持在6%2,3%3和%4左右,历年变化并不达。相比之下,政府债券比重过03年直接融资发行量为12515亿元,其中国债发行6280亿元占比502%,政行金融债发行4520亿元,占比36.1%,股票发行1357亿元占比1.08%,企业行量358亿元占比.29%。企业直接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融到的资金仅占而政府融资占863%。这种结构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显得极不协调。在债券结国债比例过高,企业债比例过低,这种结构性的失调虽然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境有一定关系,但相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这个比例显然不利于资本市场发展。%%%%n甘﹄曰︸︸U︸11︸八UOU内bd孟‘.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金融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分析[J]. 钟伟,王浣尘.  中国软科学. 2004(12)
[2]我国经济中“托宾效应”和“反托宾效应”的实证检验[J]. 刘金全,张鹤.  管理世界. 2004(05)
[3]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J]. 周业安,赵坚毅.  管理世界. 2004(05)
[4]邮政储蓄制度下货币乘数的漏损效应分析[J]. 杜惠芬.  财贸经济. 2004(04)
[5]不对称信息环境下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J]. 殷剑峰.  世界经济. 2004(02)
[6]中国经济转轨中的金融发展特征研究[J]. 杨树旺,刘荣.  金融研究. 2003(12)
[7]金融可持续发展观[J]. 钟伟,王浣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8]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陈柳钦,曾庆久.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10)
[9]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J]. 谭艳芝,彭文平.  上海经济研究. 2003(10)
[10]金融发展的微观动因——供给角度的考察[J]. 谈儒勇.  财贸经济. 2003(09)



本文编号:3082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082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d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