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战略
发布时间:2021-04-17 20:12
票据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近年来,票据业务以其“三性”俱佳的特征成为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目标。票据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改善经营局面、提高经营效益、尽快与国际接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票据业务与国外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深层原因涉及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方式、配套政策法规等方面,由于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市场交易工具的不断增加,票据市场的容量日益庞大,票据业务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票据业务需要专业化机构来经营,我国有不同的票据专营模式。只有在机构定位上推行公司化运营模式,经营机制上实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建立产权清晰、运营规范、管理科学的票据专营机构,才能适应票据业务发展的要求。从创新的途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要在稳步发展商业汇票业务的同时,努力开拓商业票据业务,与国际业务相关的如信用证项下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保付代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等品种,票据发行便利,票据代理,以及诸如国外盛行的CD(大额可转让定单)业务、银行本票、商业本票、保单等其他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票据业务,风险控制的重点是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应当严格按照“三...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票据及其作用
一、 票据
二、 我国现阶段票据的作用
三、 票据业务对我国银行经营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我国票据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现状
二、 当前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促进我国票据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 票据业务经营措施
二、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票据专营机构模式
三、 票据业务运营模式探析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创新研究
一、 票据业务创新的现实意义
二、 票据业务创新的原则
三、 票据业务创新的工作机制
四、 票据业务创新的重点和途径
第五章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控制
一、 风险的种类及产生根源
二、 风险的主要防控措施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票据无因性与我国票据立法的完善[J]. 余保福.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02)
[2]中国利率的市场化[J]. 李扬. 银行家. 2001(01)
[3]关于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的理性思考[J]. 曹啸,夏小欧. 城市金融论坛. 1999(07)
[4]中西方金融创新之比较[J]. 刚猛,陈金贤. 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4)
[5]论金融创新与建立中国商业银行体系[J]. 金小川.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8(11)
本文编号:3144070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票据及其作用
一、 票据
二、 我国现阶段票据的作用
三、 票据业务对我国银行经营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我国票据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现状
二、 当前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促进我国票据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 票据业务经营措施
二、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票据专营机构模式
三、 票据业务运营模式探析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创新研究
一、 票据业务创新的现实意义
二、 票据业务创新的原则
三、 票据业务创新的工作机制
四、 票据业务创新的重点和途径
第五章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控制
一、 风险的种类及产生根源
二、 风险的主要防控措施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票据无因性与我国票据立法的完善[J]. 余保福.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02)
[2]中国利率的市场化[J]. 李扬. 银行家. 2001(01)
[3]关于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的理性思考[J]. 曹啸,夏小欧. 城市金融论坛. 1999(07)
[4]中西方金融创新之比较[J]. 刚猛,陈金贤. 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4)
[5]论金融创新与建立中国商业银行体系[J]. 金小川.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8(11)
本文编号:3144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14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