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10:46
90年代以来,通货紧缩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成为现实,并使世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认识并应对通货紧缩已成为世界关注的新课题。 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在通货紧缩判断标准、形成机理、治理对策等方面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概括与实践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从多方位、多角度对产生中国目前通货紧缩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梳理出中国目前通货紧缩形成的逻辑过程,并对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效果及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有效探索。其主要结论如下: (1)通货紧缩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普遍地、持续地下降。判断通货紧缩的根本标准是货币是否升值,即价格总水平是否下降。 (2)中国经济已出现通货紧缩,但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一种轻度通货紧缩,是一种增长型的经济衰退。 (3)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一种“复合型”的通货紧缩。其诱发的原因不是孤立的,单方面的,而是内外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强化,国内改革周期与国外周期及国内改革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相互重叠,共同作用的结果。 (4)在中国,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价格刚...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结构、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结构
1.3.3 研究的方法
1.4 预期的结果、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1.4.1 预期的结果
1.4.2 本研究的特点
1.4.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2 通货紧缩概论
2.1 通货紧缩的定义
2.1.1 国外经济学界的观点
2.1.2 国内经济学界的观点
2.1.3 本论文给通货紧缩的定义及理由
2.2 通货紧缩的利弊
2.2.1 通货紧缩有益论
2.2.2 通货紧缩有害论
2.2.3 通货紧缩利弊兼有论
2.2.4 正确看待通货紧缩的利弊
2.3 通货紧缩的分类
2.3.1 按通货紧缩的持续时间分类
2.3.2 按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分类
2.3.3 按通货紧缩产生的机理分类
2.4 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
2.4.1 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一种轻度通货紧缩
2.4.2 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一种增长型的经济衰退
2.5 本章小结
3 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
3.1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3.2 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3.3 萨缪尔森、布坎南、瓦格纳等人的“滞——缩”理论
3.4 伯南科、格特勒的“金融加速器模型”理论
3.5 克鲁格曼的总需求不足、“流动性陷阱”机制论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
4.1 中国通货紧缩产生的全球经济背景
4.1.1 全球性通货紧缩的主要表现
4.1.2 全球性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
4.2 中国目前通货紧缩的主要成因分析
4.2.1 货币供应量不足是中国通货紧缩发生的重要原因
4.2.2 通货紧缩是治理严重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所付的代价
4.2.3 亚洲金融危机是中国通货紧缩发生的导火索
4.2.4 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是中国通货紧缩产生的根本原因
4.2.5 银行存在大量不良债权是中国通货紧缩产生的主要原因
4.2.6 宏观政策调整滞后是中国通货紧缩产生的主观原因
4.3 中国复合型通货紧缩的形成过程
4.4 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4.4.1 货币供给收缩引起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4.4.2 通货紧缩的国际传递
4.5 本章小结
5 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
5.1 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模型分析
5.1.1 货币政策效果的供求模型分析
5.1.2 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效果的供求模型分析
5.2 流动性陷阱与货币政策效果
5.2.1 流动性陷阱理论
5.2.2 中国经济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
5.3 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5.3.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根本原因
5.3.2 货币供给内生型的增强
5.3.3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余地小
5.3.4 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不规则
5.3.5 企业投资需求不足与居民消费约束
5.3.6 信贷结构刚性与经济结构性供给刚性并存
5.3.7 金融创新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5.4 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选择
5.4.1 重构通货紧缩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5.4.2 实行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
5.4.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5.4.4 处理好宏观政策调控和微观机制改造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成因[J]. 吕江林. 经济研究. 2001(03)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 万解秋,徐涛. 经济研究. 2001(03)
[3]由“流动性陷阱”看我国利率杠杆的运用[J]. 陈湛匀. 经济研究. 2001(02)
[4]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 周其仁. 经济研究. 2000(11)
[5]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 范从来. 经济研究. 2000(07)
[6]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与危害[J]. 柳永明. 经济评论. 2000(02)
[7]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效分析[J]. 刘凤芹,谢适汀. 财经问题研究. 2000(02)
[8]两类通货紧缩的经济学特征分析及政策含义(上)[J]. 吴群刚,胡鞍钢. 财贸经济. 2000(01)
[9]当前我国通货紧缩深层原因分析及反通货紧缩对策选择[J]. 戴毅. 贵州社会科学. 1999(06)
[10]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理论与实践[J]. 李扬. 财贸经济. 1999(11)
本文编号:3230911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结构、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结构
1.3.3 研究的方法
1.4 预期的结果、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1.4.1 预期的结果
1.4.2 本研究的特点
1.4.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2 通货紧缩概论
2.1 通货紧缩的定义
2.1.1 国外经济学界的观点
2.1.2 国内经济学界的观点
2.1.3 本论文给通货紧缩的定义及理由
2.2 通货紧缩的利弊
2.2.1 通货紧缩有益论
2.2.2 通货紧缩有害论
2.2.3 通货紧缩利弊兼有论
2.2.4 正确看待通货紧缩的利弊
2.3 通货紧缩的分类
2.3.1 按通货紧缩的持续时间分类
2.3.2 按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分类
2.3.3 按通货紧缩产生的机理分类
2.4 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
2.4.1 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一种轻度通货紧缩
2.4.2 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一种增长型的经济衰退
2.5 本章小结
3 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
3.1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3.2 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3.3 萨缪尔森、布坎南、瓦格纳等人的“滞——缩”理论
3.4 伯南科、格特勒的“金融加速器模型”理论
3.5 克鲁格曼的总需求不足、“流动性陷阱”机制论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
4.1 中国通货紧缩产生的全球经济背景
4.1.1 全球性通货紧缩的主要表现
4.1.2 全球性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
4.2 中国目前通货紧缩的主要成因分析
4.2.1 货币供应量不足是中国通货紧缩发生的重要原因
4.2.2 通货紧缩是治理严重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所付的代价
4.2.3 亚洲金融危机是中国通货紧缩发生的导火索
4.2.4 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是中国通货紧缩产生的根本原因
4.2.5 银行存在大量不良债权是中国通货紧缩产生的主要原因
4.2.6 宏观政策调整滞后是中国通货紧缩产生的主观原因
4.3 中国复合型通货紧缩的形成过程
4.4 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4.4.1 货币供给收缩引起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4.4.2 通货紧缩的国际传递
4.5 本章小结
5 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
5.1 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模型分析
5.1.1 货币政策效果的供求模型分析
5.1.2 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效果的供求模型分析
5.2 流动性陷阱与货币政策效果
5.2.1 流动性陷阱理论
5.2.2 中国经济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
5.3 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5.3.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根本原因
5.3.2 货币供给内生型的增强
5.3.3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余地小
5.3.4 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不规则
5.3.5 企业投资需求不足与居民消费约束
5.3.6 信贷结构刚性与经济结构性供给刚性并存
5.3.7 金融创新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5.4 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选择
5.4.1 重构通货紧缩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5.4.2 实行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
5.4.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5.4.4 处理好宏观政策调控和微观机制改造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成因[J]. 吕江林. 经济研究. 2001(03)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 万解秋,徐涛. 经济研究. 2001(03)
[3]由“流动性陷阱”看我国利率杠杆的运用[J]. 陈湛匀. 经济研究. 2001(02)
[4]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 周其仁. 经济研究. 2000(11)
[5]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 范从来. 经济研究. 2000(07)
[6]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与危害[J]. 柳永明. 经济评论. 2000(02)
[7]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效分析[J]. 刘凤芹,谢适汀. 财经问题研究. 2000(02)
[8]两类通货紧缩的经济学特征分析及政策含义(上)[J]. 吴群刚,胡鞍钢. 财贸经济. 2000(01)
[9]当前我国通货紧缩深层原因分析及反通货紧缩对策选择[J]. 戴毅. 贵州社会科学. 1999(06)
[10]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理论与实践[J]. 李扬. 财贸经济. 1999(11)
本文编号:3230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23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