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4 07:10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并利用脉冲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的方法,从理论角度和实证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深入,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对传统金融的全面革新。在互联网经济以及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之下,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并且倒逼商业银行改革,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但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会极大地影响国家货币政策,互联网金融将要使已有的货币形态和功能职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并且可能会改变货币的需求结构,影响货币乘数,最终使中央人民银行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所减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会对货币政策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以及互联网金融如何影响货币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的问题,并就如何更有效地制定货币政策提出建议。从理论角度和实证角度加以分析,概述了互联网金融对于货币政策影响的机理,通过对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以及货币政策三个角度加以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公众的投资性的动机增加,同时对于货币的供给渠道拓宽,货币的供给量可控性以及可预测性的难...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1.2.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研究
1.2.3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2 相关基本理论
2.1 互联网金融涵义、模式与特点
2.1.1 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2.1.2 互联网金融模式
2.1.3 互联网金融特点
2.2 传统货币政策理论
2.2.1 传统货币政策涵义
2.2.2 传统货币政策内容
2.2.3 传统货币政策目标
2.2.4 货币政策工具
3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的影响
3.1.1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3.1.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的传导机制
3.2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3.2.1 削弱货币供应的可控性
3.2.2 削弱货币供应的可测性与相关性
3.2.3 扩大货币乘数
3.3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3.1 互联网金融改变传统货币需求动机
3.3.2 互联网金融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改变货币结构
4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
4.2 模型构建及检验
4.3 实证分析
4.3.1 脉冲响应分析
4.3.2 方差分解分析
4.4 实证结论
5 传统货币政策调整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议
5.1 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5.2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3 鼓励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5.4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测力度
5.5 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P2P网贷视角[J]. 黎伟,王亚星. 商业经济研究. 2016(07)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 张辉. 北方经贸. 2016(03)
[3]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J].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吴燕生,戴朝忠,张景智. 武汉金融. 2016(03)
[4]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 邬梦瑶. 当代经济. 2016(05)
[5]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微观银行学框架的经济学分析[J]. 刘澜飚,齐炎龙,张靖佳. 财贸经济. 2016(01)
[6]网络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 白萌萌. 商. 2016(01)
[7]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对策建议[J]. 阎美娜. 金融经济. 2015(22)
[8]“互联网+”背景下虚拟货币的产生、流通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 许洪智. 商. 2015(38)
[9]网络安全风险感知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定价[J]. 曾建光. 经济研究. 2015(07)
[10]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析[J]. 徐邵军. 经济视角(上旬刊). 2015(07)
硕士论文
[1]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 刘楠楠.山东大学 2014
[2]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D]. 王泽华.河南大学 2014
[3]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 张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本文编号:3246631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1.2.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研究
1.2.3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2 相关基本理论
2.1 互联网金融涵义、模式与特点
2.1.1 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2.1.2 互联网金融模式
2.1.3 互联网金融特点
2.2 传统货币政策理论
2.2.1 传统货币政策涵义
2.2.2 传统货币政策内容
2.2.3 传统货币政策目标
2.2.4 货币政策工具
3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的影响
3.1.1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3.1.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的传导机制
3.2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3.2.1 削弱货币供应的可控性
3.2.2 削弱货币供应的可测性与相关性
3.2.3 扩大货币乘数
3.3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3.1 互联网金融改变传统货币需求动机
3.3.2 互联网金融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改变货币结构
4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
4.2 模型构建及检验
4.3 实证分析
4.3.1 脉冲响应分析
4.3.2 方差分解分析
4.4 实证结论
5 传统货币政策调整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议
5.1 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5.2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3 鼓励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5.4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测力度
5.5 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P2P网贷视角[J]. 黎伟,王亚星. 商业经济研究. 2016(07)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 张辉. 北方经贸. 2016(03)
[3]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J].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吴燕生,戴朝忠,张景智. 武汉金融. 2016(03)
[4]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 邬梦瑶. 当代经济. 2016(05)
[5]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微观银行学框架的经济学分析[J]. 刘澜飚,齐炎龙,张靖佳. 财贸经济. 2016(01)
[6]网络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 白萌萌. 商. 2016(01)
[7]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对策建议[J]. 阎美娜. 金融经济. 2015(22)
[8]“互联网+”背景下虚拟货币的产生、流通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 许洪智. 商. 2015(38)
[9]网络安全风险感知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定价[J]. 曾建光. 经济研究. 2015(07)
[10]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析[J]. 徐邵军. 经济视角(上旬刊). 2015(07)
硕士论文
[1]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 刘楠楠.山东大学 2014
[2]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D]. 王泽华.河南大学 2014
[3]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 张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本文编号:3246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24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