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9 09:00
当前,货币流动性管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从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角度看,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要考虑与经济增长、资产价格以及经济周期的协调;从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角度来看,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要考虑流动性控制的有效性;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还要考虑货币流动性管理与工具运用的前瞻性问题,以及与国际金融体系协调运行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货币流动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日益增多,不确定性不断加大,特别是如何有效管理和调节巨额货币流动性,成为当前我国货币流动性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现代货币金融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国货币流动性运行状况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如何加强货币流动性的管理及其管理工具的运用,进一步深化了已有研究成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空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强化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和管理工具运用”作为研究主线,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重点阐述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同时说明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提出本文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基本概念和理论支撑部分。主要在明晰流动性含义的基础上,...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主要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2 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1.4.3 创新点
第2章 货币流动性问题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货币流动性供给与需求理论
2.1.1 货币流动性供给理论
2.1.2 货币流动性需求理论
2.2 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2.2.1 康替龙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2.2.2 休谟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2.2.3 费雪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2.2.4 魏克赛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2.2.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3 蒙代尔-弗莱明的内外均衡理论
第3章 中国货币流动性规模与结构分析
3.1 中国货币流动性的内涵与测度
3.2 中国货币流动性基本特征
3.2.1 总量飞速增长
3.2.2 结构呈"X"型曲线
3.2.3 外汇资产成为货币流动性形成的主要渠道
3.3 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成因分析
3.3.1 外部原因—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
3.3.2 内部原因—GDP快速增长
3.3.3 内部原因之二——宽松货币政策
3.4 中美货币总量与结构对比分析
3.4.1 总量比较
3.4.2 结构分析
第4章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分析
4.1 流动性管理效应判断标准
4.1.1 与经济增长相匹配
4.1.2 与资产价格相适应
4.1.3 与经济周期相协调
4.2 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实证研究的理论框架
4.2.1 流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4.2.2 流动性与一般均衡理论
4.2.3 流动性与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4.3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模型构建
4.3.1 中国货币流动性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3.2 中国货币流动性与资产价格关系分析
4.3.3 中国货币流动性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
4.4 结论
第5章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效果分析
5.1 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在中国的运用
5.1.1 货币流动性管理的工具与国际经验
5.1.2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工具
5.1.3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历史回顾
5.2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效果测算
5.2.1 存款准备金
5.2.2 公开市场操作
5.2.3 利率工具
5.3 结论
第6章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与工具运用的现实选择
6.1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面临的挑战
6.1.1 货币流动性充裕隐藏潜在货币危机
6.1.2 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预期加剧
6.1.3 高货币存量制约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
6.1.4 国际收支不平衡限制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6.2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模式设计
6.2.1 货币流动性控制的核心——强化中国人民银行的作用
6.2.2 货币流动性控制的基础——以M2与社会融资规模为中介目标
6.2.3 货币流动性控制的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体系构建
6.2.4 货币流动性控制的关键——外汇储备投资优化管理
6.3 提高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水平的措施
6.3.1 调整货币供应量与均衡利率
6.3.2 控制股票市场与房价波动
6.3.3 实施逆周期调控
6.3.4 完善流动性管理预警监测体系
6.4 改善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效果的措施
6.4.1 改进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方式
6.4.2 转变公开市场操作方式
6.4.3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6.5 本文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 周小川. 西部金融. 2011(02)
[2]货币存量偏高的复杂意义与化解对策[J]. 陈道富. 金融经济. 2011(03)
[3]人民币升值、外币资产增长与货币供给[J]. 邵川. 南方金融. 2011(01)
[4]西方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J]. 唐可欣,魏玮. 经济纵横. 2010(12)
[5]“十一五”时期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成就[J]. 周小川. 中国金融. 2010(24)
[6]我国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研究[J]. 高鸿. 华北金融. 2010(11)
[7]流动性风险监管:国际监管潮流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鲁政委. 中国金融. 2010(22)
[8]随机冲击、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J]. 张成思.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06)
[9]“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及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二)——主要经济体央行的应对措施[J].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课题组,谢多. 金融发展评论. 2010(10)
[10]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J]. 穆争社.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0(10)
博士论文
[1]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 孙勇.辽宁大学 2010
[2]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虚拟经济效应研究[D]. 杨玉凤.江西财经大学 2010
[3]我国外汇储备变动机理研究[D]. 申宏丽.天津财经大学 2009
[4]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D]. 封丹华.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
[5]内外失衡下的流动性供给、资产价格及货币政策选择[D]. 朱江.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
[6]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 白静.西南财经大学 2008
[7]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机制研究[D]. 罗海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河北省经济波动周期性及成因的实证研究[D]. 史建明.河北工业大学 2007
[9]非线性经济周期模型的随机稳定性与分岔研究[D]. 方文轩.天津大学 2007
[10]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 于建忠.南京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流动性过剩:泡沫与通胀的交替[D]. 曹阳.吉林大学 2009
[2]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计量检验[D]. 吴姗姗.吉林大学 2009
[3]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实证研究[D]. 梁珺.厦门大学 2009
[4]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D]. 祝良平.浙江工商大学 2008
[5]中国流动性水平与股票价格的实证分析[D]. 惠波.新疆财经大学 2008
[6]我国货币政策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效应研究[D]. 盛滴清.中南大学 2008
[7]我国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高庆鹏.西南大学 2008
[8]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实证研究:2006~2007[D]. 蔡虎.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剩余问题研究[D]. 张成伟.东北财经大学 2007
[10]流动性过剩条件下的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 张红.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6154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主要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2 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1.4.3 创新点
第2章 货币流动性问题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货币流动性供给与需求理论
2.1.1 货币流动性供给理论
2.1.2 货币流动性需求理论
2.2 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2.2.1 康替龙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2.2.2 休谟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2.2.3 费雪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2.2.4 魏克赛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2.2.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3 蒙代尔-弗莱明的内外均衡理论
第3章 中国货币流动性规模与结构分析
3.1 中国货币流动性的内涵与测度
3.2 中国货币流动性基本特征
3.2.1 总量飞速增长
3.2.2 结构呈"X"型曲线
3.2.3 外汇资产成为货币流动性形成的主要渠道
3.3 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成因分析
3.3.1 外部原因—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
3.3.2 内部原因—GDP快速增长
3.3.3 内部原因之二——宽松货币政策
3.4 中美货币总量与结构对比分析
3.4.1 总量比较
3.4.2 结构分析
第4章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分析
4.1 流动性管理效应判断标准
4.1.1 与经济增长相匹配
4.1.2 与资产价格相适应
4.1.3 与经济周期相协调
4.2 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实证研究的理论框架
4.2.1 流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4.2.2 流动性与一般均衡理论
4.2.3 流动性与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4.3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模型构建
4.3.1 中国货币流动性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3.2 中国货币流动性与资产价格关系分析
4.3.3 中国货币流动性与经济周期关系分析
4.4 结论
第5章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效果分析
5.1 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在中国的运用
5.1.1 货币流动性管理的工具与国际经验
5.1.2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工具
5.1.3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历史回顾
5.2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效果测算
5.2.1 存款准备金
5.2.2 公开市场操作
5.2.3 利率工具
5.3 结论
第6章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与工具运用的现实选择
6.1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面临的挑战
6.1.1 货币流动性充裕隐藏潜在货币危机
6.1.2 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预期加剧
6.1.3 高货币存量制约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
6.1.4 国际收支不平衡限制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6.2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模式设计
6.2.1 货币流动性控制的核心——强化中国人民银行的作用
6.2.2 货币流动性控制的基础——以M2与社会融资规模为中介目标
6.2.3 货币流动性控制的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体系构建
6.2.4 货币流动性控制的关键——外汇储备投资优化管理
6.3 提高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水平的措施
6.3.1 调整货币供应量与均衡利率
6.3.2 控制股票市场与房价波动
6.3.3 实施逆周期调控
6.3.4 完善流动性管理预警监测体系
6.4 改善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效果的措施
6.4.1 改进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方式
6.4.2 转变公开市场操作方式
6.4.3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6.5 本文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 周小川. 西部金融. 2011(02)
[2]货币存量偏高的复杂意义与化解对策[J]. 陈道富. 金融经济. 2011(03)
[3]人民币升值、外币资产增长与货币供给[J]. 邵川. 南方金融. 2011(01)
[4]西方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J]. 唐可欣,魏玮. 经济纵横. 2010(12)
[5]“十一五”时期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成就[J]. 周小川. 中国金融. 2010(24)
[6]我国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研究[J]. 高鸿. 华北金融. 2010(11)
[7]流动性风险监管:国际监管潮流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鲁政委. 中国金融. 2010(22)
[8]随机冲击、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J]. 张成思.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06)
[9]“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及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二)——主要经济体央行的应对措施[J].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课题组,谢多. 金融发展评论. 2010(10)
[10]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J]. 穆争社.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0(10)
博士论文
[1]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 孙勇.辽宁大学 2010
[2]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虚拟经济效应研究[D]. 杨玉凤.江西财经大学 2010
[3]我国外汇储备变动机理研究[D]. 申宏丽.天津财经大学 2009
[4]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D]. 封丹华.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
[5]内外失衡下的流动性供给、资产价格及货币政策选择[D]. 朱江.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
[6]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 白静.西南财经大学 2008
[7]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机制研究[D]. 罗海波.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河北省经济波动周期性及成因的实证研究[D]. 史建明.河北工业大学 2007
[9]非线性经济周期模型的随机稳定性与分岔研究[D]. 方文轩.天津大学 2007
[10]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 于建忠.南京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流动性过剩:泡沫与通胀的交替[D]. 曹阳.吉林大学 2009
[2]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计量检验[D]. 吴姗姗.吉林大学 2009
[3]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实证研究[D]. 梁珺.厦门大学 2009
[4]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D]. 祝良平.浙江工商大学 2008
[5]中国流动性水平与股票价格的实证分析[D]. 惠波.新疆财经大学 2008
[6]我国货币政策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效应研究[D]. 盛滴清.中南大学 2008
[7]我国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高庆鹏.西南大学 2008
[8]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实证研究:2006~2007[D]. 蔡虎.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剩余问题研究[D]. 张成伟.东北财经大学 2007
[10]流动性过剩条件下的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 张红.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6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256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