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5 07:42
  本论文是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及规范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证研究:通过系统探讨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比较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活动,揭示了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依据;通过考察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史,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发展、现状及其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模式、功能作用、经营机制、业绩评价、监管机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模式改造、资金筹措运用、业务范围调整、监管体系设计、法律制度规范、发展趋势预测的构想和政策建议。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及其金融活动一直存在于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千年农业和农业金融发展的过程,不难发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曲折漫长、历史悠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中国农业金融活动是按照指令性计划...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及实证研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01年末资金来源构成图

构成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产构成,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01年末资产构成图

构成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构成图,粮棉油


于粮棉油等农副产品流通领域的政策性贷款的增加,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产总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在2001年末的贷款总量是7432.38亿元,其中粮油贷款6096.1亿元,占82%,棉花贷款1248.38亿元,占17%,两项合计已达99%,其它贷款87.9亿元,仅占1%(图4一3)。而流通领域贷款的增加,除了因收购量的增加和收购价格提高等一般性因素外,还因体制性变革,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流程发生了转换,使得政策性收购贷款业务趋于集中,由多行共管变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家承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组建后,中国农业银行的粮棉油收购贷款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调销贷款、粮棉油加工贷款,以及过去由中国人民银行安排贷款计划和资金的国家专项储备货款,一并划转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使得政策性收购贷款业务范围大大扩展了,贷款规模也相应扩大。同时,虽然狭义的粮棉油收购贷款的发放存在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但在广义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各种收购贷款(包括现行贷款科目中的粮棉呻收购、调销及储备在内的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的发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比较与启示[J]. 游栋明,张文棋.  亚太经济. 2002(02)
[2]论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完善[J]. 郭宝宁.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2(03)
[3]小额贷款的制度安排:金融创新与行政引导[J]. 孙德发.  济南金融. 2001(11)
[4]农业政策性不良贷款证券化初探[J]. 王立勋.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1(08)
[5]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  农业经济问题. 2001(07)
[6]强化管理 改进服务 进一步提高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水平[J]. 何林祥.  中国金融. 2001(04)
[7]农业政策性金融道德风险控制初探[J]. 韩刚.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1(03)
[8]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介绍[J]. 方成.  现代金融. 2001(02)
[9]农业发展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林德昌.  经济纵横. 2000(12)
[10]对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几点思考[J]. 普国安,袁峰.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3285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285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0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