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5 21:49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风险控制是银行管理和稳健运行的关键,由于商业银行具有风险内生性和较大的外部性,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因此,世界各国都对商业银行实施较一般工商企业更为严格的管理。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曾经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本身也固化了计划经济的一系列特征。虽然在资产规模、人员素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积累了诸如巨额不良资产之类的包袱。随着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趋于恶化。因此,认真研究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根源,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风险产生的角度看,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是制度性风险。所谓制度性风险是指由于我国政府、国有企业和银行的职能错位而导致的银行风险。这种制度性风险是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经济参与者在综合平衡风险和收益之后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因此制度性风险具有可预见性和不可控制性(这里所说的不可控制是指如果不改变既有的制度安排,单单依靠银行自身改善管理是不能解...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9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绪 论
一、 本文主题与选题意图
二、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三、 框架结构与观点综述
四、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国家、企业和国有银行制度安排
第一节 制度结构与国家角色
第二节 国家效用函数分析
第三节 国家、企业与国有银行制度安排
第二章 国有企业制度及其演变
第一节 赶超战略与国有企业的诞生
第二节 企业与企业制度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分析与经营绩效的实证考察
第四节 国有企业效率的国际考察
第五节 产权制度的比较
第三章 转轨时期的国有商业银行制度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出现及其经济功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内在脆弱性
第三节 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性风险
第四节 发展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第四章 转轨时期银企关系分析
第一节 银企合约安排与行为绩效
第二节 美、德、日银企和约效率考察
第三节 我国银企合约失败的体制思考
第五章 转轨时期政银关系分析
第一节 渐进改革中的金融补贴与银行风险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状况、形成与结构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时间模型
第四节 国家对银行控制的国际考察
第六章 转轨时期国有商业与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改革政府: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建立有限责任制
第三节 不良资产的化解、风险控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86523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9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绪 论
一、 本文主题与选题意图
二、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三、 框架结构与观点综述
四、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国家、企业和国有银行制度安排
第一节 制度结构与国家角色
第二节 国家效用函数分析
第三节 国家、企业与国有银行制度安排
第二章 国有企业制度及其演变
第一节 赶超战略与国有企业的诞生
第二节 企业与企业制度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分析与经营绩效的实证考察
第四节 国有企业效率的国际考察
第五节 产权制度的比较
第三章 转轨时期的国有商业银行制度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出现及其经济功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内在脆弱性
第三节 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性风险
第四节 发展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第四章 转轨时期银企关系分析
第一节 银企合约安排与行为绩效
第二节 美、德、日银企和约效率考察
第三节 我国银企合约失败的体制思考
第五章 转轨时期政银关系分析
第一节 渐进改革中的金融补贴与银行风险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状况、形成与结构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时间模型
第四节 国家对银行控制的国际考察
第六章 转轨时期国有商业与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改革政府: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建立有限责任制
第三节 不良资产的化解、风险控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86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28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