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零售业 ——业态、市场结构与国际化
发布时间:2021-07-18 19:55
本文结合零售业态发展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及国际化等理论从业态、市场结构、国际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零售业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性分析,对中国零售业迎接入世挑战,取得健康发展提出有意义的政策与战略建议。本文的写作分为四篇:第一篇结合西方零售业态发展理论分析了中国零售业业态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二篇结合产业经济学关于结构—行为—绩效的理论对以美国为典型的发达国家零售市场和中国零售市场进行了市场结构的比较分析。阐明了中国应培育适度垄断竞争的零售市场。第三篇结合国际化理论分析了入世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包括挑战与机遇,以及我国零售业走向国际化的可能性。第四篇综合以上三篇的分析情况提出了综合性的政策及战略建议,并对国际化进程作了展望。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业态篇
第一部分 业态发展理论
一、 零售业态发展的循环论
二、 零售业态发展的进化论
第二部分 中国零售业态现状分析
一、 业态模式发生变化
二、 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三、 传统百货创新求变
第三部分 存在的问题
一、 业态导入没有阶段性,业态结构调整内容基本上是简单模仿
二、 缺乏业态创新的制度环境,竞争优势没有发挥
三、 业态布局不合理,结构失调
第二章 市场结构篇
第一部分 市场结构理论
第二部分 国内外零售市场现状分析
一、 发达国家零售业市场结构分析(以美国为例)
二、 中国零售业市场分析
第三部分 致力于建立适度垄断竞争的零售市场
第三章 国际篇
第一部分 零售业国际化
一、 零售业国际化--理论及现状
二、 零售巨头成功跨国经营的奥秘--核心竞争力
第二部分 零售业国际化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
一、 积极意义
二、 面临的挑战与冲击
第三部分 中国零售业能否加入到国际化行列中去
一、 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及“投资-发展模型”
二、 可能性
三、 存在的困难
第四章 建议篇
第一部分 业态调整对策
一、 准确定位
二、 深化业态的自身变革
三、 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业态模式
四、 实施积极的业态组织政策,加快各种业态的分化、重组
第二部分 完善行业法规
一、 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的行业标准
二、 加大对连锁零售企业的监管制度
三、 规范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
第三部分 规模化、集团化
一、 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快大型商业企业的公司改造
二、 调整经营结构,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三、 培育大型零售企业集团,走规模化道路
四、 农村包围城市
第四部分 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 树立零售商品牌
二、 信息管理现代化
三、 物流现代化
四、 服务现代化
五、 国际化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造持久竞争优势——对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探讨[J]. 郭戈平. 商场现代化. 2003(02)
[2]零售商店如何实施名牌战略?[J]. 张传忠. 商业时代. 2003(02)
[3]面对WTO:中国零售业应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J]. 黄月胜,陈跃刚,彭迪云. 企业经济. 2002(01)
[4]我国企业国际化与欧盟市场的开拓[J]. 倪秋菊. 国际经贸探索. 2001(06)
[5]浅议入世后我国大型零售业的发展策略[J]. 袁德利. 商场现代化. 2001(12)
[6]零售业态的生成机理与我国零售业态结构调整[J]. 方虹.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1(10)
本文编号:3290259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业态篇
第一部分 业态发展理论
一、 零售业态发展的循环论
二、 零售业态发展的进化论
第二部分 中国零售业态现状分析
一、 业态模式发生变化
二、 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三、 传统百货创新求变
第三部分 存在的问题
一、 业态导入没有阶段性,业态结构调整内容基本上是简单模仿
二、 缺乏业态创新的制度环境,竞争优势没有发挥
三、 业态布局不合理,结构失调
第二章 市场结构篇
第一部分 市场结构理论
第二部分 国内外零售市场现状分析
一、 发达国家零售业市场结构分析(以美国为例)
二、 中国零售业市场分析
第三部分 致力于建立适度垄断竞争的零售市场
第三章 国际篇
第一部分 零售业国际化
一、 零售业国际化--理论及现状
二、 零售巨头成功跨国经营的奥秘--核心竞争力
第二部分 零售业国际化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
一、 积极意义
二、 面临的挑战与冲击
第三部分 中国零售业能否加入到国际化行列中去
一、 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及“投资-发展模型”
二、 可能性
三、 存在的困难
第四章 建议篇
第一部分 业态调整对策
一、 准确定位
二、 深化业态的自身变革
三、 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业态模式
四、 实施积极的业态组织政策,加快各种业态的分化、重组
第二部分 完善行业法规
一、 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的行业标准
二、 加大对连锁零售企业的监管制度
三、 规范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
第三部分 规模化、集团化
一、 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快大型商业企业的公司改造
二、 调整经营结构,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三、 培育大型零售企业集团,走规模化道路
四、 农村包围城市
第四部分 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 树立零售商品牌
二、 信息管理现代化
三、 物流现代化
四、 服务现代化
五、 国际化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造持久竞争优势——对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探讨[J]. 郭戈平. 商场现代化. 2003(02)
[2]零售商店如何实施名牌战略?[J]. 张传忠. 商业时代. 2003(02)
[3]面对WTO:中国零售业应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J]. 黄月胜,陈跃刚,彭迪云. 企业经济. 2002(01)
[4]我国企业国际化与欧盟市场的开拓[J]. 倪秋菊. 国际经贸探索. 2001(06)
[5]浅议入世后我国大型零售业的发展策略[J]. 袁德利. 商场现代化. 2001(12)
[6]零售业态的生成机理与我国零售业态结构调整[J]. 方虹.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1(10)
本文编号:3290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29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