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4 20:18
基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的电子货币一出现,便迅速挤占现金通货的位置,并使原有的货币形态、属性和职能都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从而对传统金融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理论、金融机构、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新的货币介质和网络经济环境下,研究新的货币政策和新的金融监管措施对金融管理当局调控宏观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论文从货币介质的演进着手,分析了电子货币对原有的货币形态、功能、属性和职能的影响。电子货币的发展和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投资方式,进一步对传统金融理论和金融中介机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后影响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措施。论文建立基础模型,运用高等数学的微分、经济学中弹性和综合实证等方法重点剖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货币政策和监管措施提出了建议。论文分析得出的结论:①电子货币使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的L1 (y)和L2 (i)合二为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资产预期回报之间的差异减弱;②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理论模型产生极大的影响,使通货比率变小,总准备金比率变大,并减弱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卡基”电子货币的支付流程
图 2.1 “卡基”电子货币的支付流程Figure 2.1 “Card-based” electronic currency payment’s process“数基”电子货币完全基于数字的特殊编排,依赖软件的识别与传递,不需特物理介质。只要能连接上网电子货币的持有者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特定的数令完成支付。其支付流程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网络银行监管问题研究[J]. 徐江萍,宋俊.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2]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 游鸿辉,苑德宇. 统计研究. 2007(11)
[3]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研究[J]. 周光友.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5)
[4]金融创新、基本普尔分析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J]. 索彦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10)
[5]电子货币与基础货币的可控性研究[J]. 周光友,邱长溶. 学习论坛. 2005(07)
[6]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 王倩,纪玉山.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04)
[7]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J]. 唐平. 上海金融. 2005(07)
[8]网上证券交易风险及控制方法研究[J]. 张国良.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4(06)
[9]电子货币发展带来的制度挑战与思考[J]. 李成,刘社芳. 上海金融. 2004(06)
[10]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J]. 庞然.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11)
本文编号:3301356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卡基”电子货币的支付流程
图 2.1 “卡基”电子货币的支付流程Figure 2.1 “Card-based” electronic currency payment’s process“数基”电子货币完全基于数字的特殊编排,依赖软件的识别与传递,不需特物理介质。只要能连接上网电子货币的持有者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特定的数令完成支付。其支付流程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网络银行监管问题研究[J]. 徐江萍,宋俊.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2]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 游鸿辉,苑德宇. 统计研究. 2007(11)
[3]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研究[J]. 周光友.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5)
[4]金融创新、基本普尔分析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J]. 索彦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10)
[5]电子货币与基础货币的可控性研究[J]. 周光友,邱长溶. 学习论坛. 2005(07)
[6]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 王倩,纪玉山.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04)
[7]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J]. 唐平. 上海金融. 2005(07)
[8]网上证券交易风险及控制方法研究[J]. 张国良.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4(06)
[9]电子货币发展带来的制度挑战与思考[J]. 李成,刘社芳. 上海金融. 2004(06)
[10]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J]. 庞然.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11)
本文编号:3301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30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