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三农”业务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06:13
株洲“三农”发展迫切需要株洲农业发展银行金融支持。株洲农发行业务现状在政策功能、市场调节、“三农”建设的作用等方面远不能适应株洲“三农”发展的需要,未发挥农业政策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论文结合株洲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提出株洲农发行服务“三农”的总体思路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大力筹措支农资金,承担农业和农村金融业务,按照现代银行体制,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宏观政策、农业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株洲新农村建设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株洲农业发展银行政策金融支农的杠杆功能、弥补功能、扶持功能和开发性功能。围绕总体思路,论文在资金、信贷、中间业务和保障条件等方面提出了设计方案。最后,对株洲农发行业务发展的环境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表明:株洲农发行业务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弥补农村市场调节缺陷、开发农村市场、扶持弱势群体。按照“一体两翼”的运行机制,为株洲农村提供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加工领域和扶贫领域的信贷支持。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株洲农发行2006年货款构成图
005年株洲金融机构货款占比图
D.利息负担过重。收息是农发行利益补偿的重要渠道,农发行的收是从财政收回。2006年,株洲农业发展银行,从财政补贴当中收回实收利息的93%。当前财政利息补贴主要有国家专项储备粮油利费风险基金、粮食和棉花财务挂账补贴等。各项补贴时间上都是按季,现行规定这部分贷款利息由各级财政筹集、负责拨补到位,按季贷款利息,年底清算。几项补贴中国家专项储备粮油补贴由中央财风险基金和粮棉财务挂账中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及企业按照政策目前粮食风险基金、储备贷款利息、新挂帐利息是按季拨补,但实财政补贴的一般在年底才能补到位,有的还不能全部到位。这加大款平均占用余额,增加了系统内借款利息,贴息资金到位的时效性利益补贴。株洲农业发展银行的中央银行的借款利率与单位活期存2.25个百分点,资金成本高。如何还本付息,成了株洲农业发展银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信贷管理几个问题的思考[J]. 胡天禄.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7(02)
[2]农发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J]. 李振仲.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6(12)
[3]调整农发行职能的思考[J]. 曾贤禹.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6(12)
[4]试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J]. 王铁民.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6(10)
[5]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取向[J]. 王威,樊增强. 经济问题. 2006(09)
[6]农村金融改革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性建议[J]. 邹平座. 银行家. 2006(09)
[7]新农村建设与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J]. 姚蔚. 银行家. 2006(09)
[8]农村金融发展路径选择:体制突破和政策扶持[J]. 孔祥毅.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08)
[9]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朱玲玲,胡日东. 浙江金融. 2006(07)
[10]加快农发行有效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张水旺,陈敬贤.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6(07)
本文编号:3333629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株洲农发行2006年货款构成图
005年株洲金融机构货款占比图
D.利息负担过重。收息是农发行利益补偿的重要渠道,农发行的收是从财政收回。2006年,株洲农业发展银行,从财政补贴当中收回实收利息的93%。当前财政利息补贴主要有国家专项储备粮油利费风险基金、粮食和棉花财务挂账补贴等。各项补贴时间上都是按季,现行规定这部分贷款利息由各级财政筹集、负责拨补到位,按季贷款利息,年底清算。几项补贴中国家专项储备粮油补贴由中央财风险基金和粮棉财务挂账中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及企业按照政策目前粮食风险基金、储备贷款利息、新挂帐利息是按季拨补,但实财政补贴的一般在年底才能补到位,有的还不能全部到位。这加大款平均占用余额,增加了系统内借款利息,贴息资金到位的时效性利益补贴。株洲农业发展银行的中央银行的借款利率与单位活期存2.25个百分点,资金成本高。如何还本付息,成了株洲农业发展银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信贷管理几个问题的思考[J]. 胡天禄.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7(02)
[2]农发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J]. 李振仲.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6(12)
[3]调整农发行职能的思考[J]. 曾贤禹.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6(12)
[4]试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J]. 王铁民.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6(10)
[5]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取向[J]. 王威,樊增强. 经济问题. 2006(09)
[6]农村金融改革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性建议[J]. 邹平座. 银行家. 2006(09)
[7]新农村建设与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J]. 姚蔚. 银行家. 2006(09)
[8]农村金融发展路径选择:体制突破和政策扶持[J]. 孔祥毅.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08)
[9]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朱玲玲,胡日东. 浙江金融. 2006(07)
[10]加快农发行有效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张水旺,陈敬贤.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6(07)
本文编号:3333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33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