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化解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驱动因素和发展方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8 10:24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商业银行结束了长达十年(2004-2013年)的“黄金增长期”。在经济增速下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宏观信贷投放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信贷资产质量下滑、存量信贷资产亟需盘活、传统盈利模式日渐式微、对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均构成挑战。2012年,我国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被认为是我国商业银行“盘活存量、化解不良”的重要工具。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为系统深入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是否有动力、能否有条件充分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工具解决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具体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在自身具备何种条件时,会倾向于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以及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第二,我国商业银行在试图利用证券化方式化解风险问题时,需要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具备哪些必要条件?而商业银行自身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信贷资产的供给者,应该重点发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向是什么?本文以我国2012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以来的经验数据为...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逻辑关系图
我国GDP增速与银行业总资产增速、净利润增速数据来源:Wind资讯
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金融机构比重(单位:万亿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经济政策若干重大问题分析——以2012-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重点[J]. 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2]在更多不确定性中砥砺前行——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17年度)[J].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 国际金融. 2016(12)
[3]经济增长缓中趋稳,结构转型多维显现——2016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与预测[J]. 刘学智. 银行家. 2016(09)
[4]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影响机制、影响阶段与危机冲击[J]. 高蓓,张明,邹晓梅. 南开经济研究. 2016(04)
[5]不良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践探析[J]. 高炜. 西南金融. 2016(07)
[6]美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动力:提高杠杆与对冲风险[J]. 郭宏宇. 银行家. 2016(04)
[7]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化解不良贷款持续“双升”风险[J]. 邱峰. 国际金融. 2016(03)
[8]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政策逻辑[J]. 郑金宇. 银行家. 2016(03)
[9]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J]. 肖崎,苗俊杰. 金融发展研究. 2016(02)
[10]中国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的相关思考与建议[J]. 林华,许余洁,黄长清,李耀光. 金融会计. 2015(12)
博士论文
[1]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理论与经验证据[D]. 王志强.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选择与MBS定价研究[D]. 谈文胜.湖南大学 2007
[3]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 曹俊勇.南京农业大学 2006
[4]银行资产证券化:借鉴 创新[D]. 林治海.东北财经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 赵凤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 崔晨.天津财经大学 2014
[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选择研究[D]. 张绍光.新疆财经大学 2014
[4]我国上市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效果研究[D]. 谷亚.东华大学 2013
[5]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和风险分析[D]. 石鹏.山东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53891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逻辑关系图
我国GDP增速与银行业总资产增速、净利润增速数据来源:Wind资讯
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金融机构比重(单位:万亿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经济政策若干重大问题分析——以2012-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重点[J]. 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2]在更多不确定性中砥砺前行——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17年度)[J].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 国际金融. 2016(12)
[3]经济增长缓中趋稳,结构转型多维显现——2016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与预测[J]. 刘学智. 银行家. 2016(09)
[4]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影响机制、影响阶段与危机冲击[J]. 高蓓,张明,邹晓梅. 南开经济研究. 2016(04)
[5]不良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践探析[J]. 高炜. 西南金融. 2016(07)
[6]美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动力:提高杠杆与对冲风险[J]. 郭宏宇. 银行家. 2016(04)
[7]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化解不良贷款持续“双升”风险[J]. 邱峰. 国际金融. 2016(03)
[8]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政策逻辑[J]. 郑金宇. 银行家. 2016(03)
[9]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J]. 肖崎,苗俊杰. 金融发展研究. 2016(02)
[10]中国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的相关思考与建议[J]. 林华,许余洁,黄长清,李耀光. 金融会计. 2015(12)
博士论文
[1]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理论与经验证据[D]. 王志强.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选择与MBS定价研究[D]. 谈文胜.湖南大学 2007
[3]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 曹俊勇.南京农业大学 2006
[4]银行资产证券化:借鉴 创新[D]. 林治海.东北财经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 赵凤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 崔晨.天津财经大学 2014
[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选择研究[D]. 张绍光.新疆财经大学 2014
[4]我国上市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效果研究[D]. 谷亚.东华大学 2013
[5]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和风险分析[D]. 石鹏.山东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53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55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