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唐代西南地区农村市场与商品流通

发布时间:2022-01-01 02:26
  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其规模是衡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而传统的市场体系是通过市场和商品的流通来完成的。唐代西南地区凭借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农村市场大量兴起,商品流通日趋频繁。对农村市场和商品流通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当时该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探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规律,为今天西部大开发提供历史借鉴。先秦时期,随着全国农村市场的发育和兴起,西南地区的农村集市也逐渐形成,而古蜀族最初在成都平原随着畜群迁徙的临时聚处,便是当时集市的发端。秦汉时期,西南地区农村市场开始出现并得到一定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农村市场得以飞速发展,虽总体规模小,交易量有限,但却为唐代乡村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南地区是我国最早沟通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地区之一,先秦时期各部族间的产品(商品)交换,把贸易关系发展到相邻地区,甚至贩卖到境外,便奠定了本区历史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流通基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商品交换以农村周边地区互通有无为主,交换种类以当地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为主。这一时期的贸易主要是贩运型的商业,流通的往往是现成之物——天然产...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唐以前西南地区的农村市场与商品流通
    (一) 唐以前西南地区的农村市场
    (二) 唐以前西南地区的商品流通
        1. 先秦时期西南地区的商品流通
        2. 秦汉时期的商品流通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商品流通
二.唐代西南地区农村市场探析
    (一) 农村集市的类型
    (二) 农村集市形成的原因
    (三) 农村集市的作用
三.唐代西南地区的商品流通
    (一) 区域内的商品流通
    (二) 区域间的商品流通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赫章可乐二○○○年发掘报告[J].   文物. 2008(08)
[2]论唐代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原因及影响[J]. 郭友亮.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3]试论唐代城市发展的原因[J]. 肖建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4]南宋时期江南农村市场与商品经济[J]. 陈国灿,吴锡标.  学术月刊. 2007(09)
[5]先秦巴蜀与南丝路研究述略[J]. 邹一清.  中华文化论坛. 2006(04)
[6]长江上游市镇的历史考察[J]. 张学君,张莉红.  社会科学研究. 2006(05)
[7]集市场所与聚居形态分化探析[J]. 杨毅.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5(04)
[8]论汉唐间巴蜀地区开发的历史经验[J]. 姚乐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唐代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J]. 刘玉峰.  思想战线. 2004(02)
[10]论古代长江流域丝绸业的历史地位[J]. 刘兴林,范金民.  古今农业. 2003(04)

博士论文
[1]明月坝唐宋集镇研究[D]. 李映福.四川大学 2006
[2]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D]. 张安福.首都师范大学 2006
[3]汉唐间巴蜀地区开发研究[D]. 姚乐野.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唐代西南三道物产研究[D]. 黎英.西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61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561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8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