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弱势地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07:08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结合当前消费品市场的现实状况,运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消费者弱势地位表现,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影响,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为消费者弱势地位问题的解决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并探讨新商业业态良性发展的对策。研究消费者弱势地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消费者主体地位的回归、客观上消费者在市场中又处于弱势地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提供了创建新的商业模式推动消费者弱势地位的改变提供了巨大机遇、社会实践对消费者弱势地位的研究存在巨大需求等现实背景和学术背景之下进行的。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要从理论上论证改变消费者弱势地位对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性、发现传统商业模式固有的缺陷及解决机制、建立消费者弱势地位的主要衡量指标、提出改变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可行路径;要在实践上对解决信息不对称等市场缺陷、降低交易费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建立新的商业业态、实现共赢共享式发展提供指导。本文详细阐述了消费者弱势地位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做过相当程度的研究,新商业模式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然而经济...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4.1消费品加价过程及价格虚高指数推算逻辑??值得说明的是价格虚高指数定义为终端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之比,所计算??商业流通环节加价是将各流通环节的加价与对应商品的生产成本对比,因此,必??
节根据批发级次相对于生产成本的加价率也从一级的0.43(2013年)和0.42(2014??年)到六级的1.23?(2013年)和1.19?(2014年),消费品的平均终端价格——??成本比也因流通环节的不同也从一级的2三6?(2013年)和2.21?(2014年)到六??级的13.48?(2013年)6.66?(2014年)之间,如图4.2所示:??
批发坏节加价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经济 新治理[J]. 本刊评论员. 财政监督. 2015(28)
[2]吴晓波:互联网和新商业模式正在进行覆盖式创新[J]. 中国制衣. 2015(02)
[3]新商业模式的形成机制研究[J]. 王炳成,范柳,高杰,丁浩.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4)
[4]论在新商业模式和技术中创造价值[J]. 冯雪莲. 商业会计. 2013(18)
[5]消费者弱势地位改善路径分析[J]. 唐榛侃. 今日中国论坛. 2013(13)
[6]感性消费时代的广告新理论体验的卖点主张[J]. 范洵. 商业时代. 2013(12)
[7]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简单自由主义取向批判——兼论复杂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J]. 朱富强.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2(05)
[8]我国药品价格虚高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策建议[J]. 王清. 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2(10)
[9]知识契合: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基本途径[J]. 朱富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03)
[10]论消费者的弱势地位[J]. 李海霞. 中国商贸. 2012(12)
博士论文
[1]微观规制理论研究[D]. 王廷惠.华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快速消费品体验营销模型及策略的实证研究[D]. 郑春燕.武汉工业学院 2011
[2]消费者知情权研究[D]. 高晓洁.重庆大学 2011
[3]消费者反悔权法律制度研究[D]. 闫金.中国政法大学 2011
[4]消费者反悔权研究[D]. 姜旭.西南政法大学 2010
[5]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政府管制的缺失分析[D]. 王淑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2015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4.1消费品加价过程及价格虚高指数推算逻辑??值得说明的是价格虚高指数定义为终端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之比,所计算??商业流通环节加价是将各流通环节的加价与对应商品的生产成本对比,因此,必??
节根据批发级次相对于生产成本的加价率也从一级的0.43(2013年)和0.42(2014??年)到六级的1.23?(2013年)和1.19?(2014年),消费品的平均终端价格——??成本比也因流通环节的不同也从一级的2三6?(2013年)和2.21?(2014年)到六??级的13.48?(2013年)6.66?(2014年)之间,如图4.2所示:??
批发坏节加价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经济 新治理[J]. 本刊评论员. 财政监督. 2015(28)
[2]吴晓波:互联网和新商业模式正在进行覆盖式创新[J]. 中国制衣. 2015(02)
[3]新商业模式的形成机制研究[J]. 王炳成,范柳,高杰,丁浩.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4)
[4]论在新商业模式和技术中创造价值[J]. 冯雪莲. 商业会计. 2013(18)
[5]消费者弱势地位改善路径分析[J]. 唐榛侃. 今日中国论坛. 2013(13)
[6]感性消费时代的广告新理论体验的卖点主张[J]. 范洵. 商业时代. 2013(12)
[7]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简单自由主义取向批判——兼论复杂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J]. 朱富强.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2(05)
[8]我国药品价格虚高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策建议[J]. 王清. 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2(10)
[9]知识契合: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基本途径[J]. 朱富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03)
[10]论消费者的弱势地位[J]. 李海霞. 中国商贸. 2012(12)
博士论文
[1]微观规制理论研究[D]. 王廷惠.华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快速消费品体验营销模型及策略的实证研究[D]. 郑春燕.武汉工业学院 2011
[2]消费者知情权研究[D]. 高晓洁.重庆大学 2011
[3]消费者反悔权法律制度研究[D]. 闫金.中国政法大学 2011
[4]消费者反悔权研究[D]. 姜旭.西南政法大学 2010
[5]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政府管制的缺失分析[D]. 王淑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2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61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