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管制的历史与变革
发布时间:2024-02-19 14:39
金融管制的变革是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论文以中国经济的转型为背景,着重考察中国金融管制制度的确立和演进。 20世纪中后期,包括中国在内的转型国家的市场化进程已经不能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自然演进,而必须是有意识地推进。在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在推进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呈现出以政府为主导的渐进性制度变迁的特征。金融管制,作为政府直接干预微观金融主体的行政手段,是政府推动金融改革,形成新的金融制度的重要政策手段;同时,金融管制作为金融制度的一个有机构成,其本身也是改革的内容和体现。然而从根本上来说,管制也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政府获取垄断租金的工具。由此,在选择、调整“金融管制”、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往往面临着效率最大化和垄断租金最大化这两个不同目标的矛盾。(“诺思悖论”阐述的就是国家权力在垄断租金最大化的驱使下,导致国家陷入低效率状态的可能性。)论文探讨的就是作为“理性人”的政府能否成为持续推动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力量,政府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变革举措能否使得金融计划管制体系演变为市场基础上的法制金融管制体系。论文建...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管制经济学与金融管制理论综述
2.1 管制理论
2.1.1 早期的管制理论
2.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管制理论
2.1.3 管制理论的新发展—"新管制经济学"
2.2 金融管制理论
2.2.1 早期的金融管制理论
2.2.2 大危机之前的金融管制理论
2.2.3 70年代以来的放松金融管制理论
2.2.4 80年代以来金融管制理论的新发展
2.2.5 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管制的思考
第三章 金融管制的经济学分析
3.1 金融管制:概念的辨析与确定
3.1.1 管制与监管
3.1.2 管制与宏观经济政策
3.1.3 管制与政府行政干预
3.2 政府金融管制的目标
3.2.1 稳定金融市场的金融管制目标
3.2.2 微观金融领域的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3.3 两种金融制度演变路径—"供给引导型"与"需求尾随型"
3.4 三种金融管制模式—市场稳定型、资源调控型与计划控制型
3.4.1 金融管制的政府差异
3.4.2 经典的金融管制划分
3.4.3 论文对三种金融管制模式的划分
3.4.3.1 市场稳定型的金融管制
3.4.3.2 资源调控型的金融管制
3.4.3.3 计划控制型的金融管制
3.4.3.4 三种金融管制模式的差异
3.5 结语
第四章 金融管制演变的制度博弈模型—从政府效用的角度
4.1 政府与制度变迁
4.1.1 政府、产权结构与经济增长
4.1.2 政府的效用函数
4.1.3 中国的渐进改革的制度特征
4.1.3.1 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4.1.3.2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优势与局限
4.1.3.3 制度变迁的"有机性"与"整体性"
4.2 金融管制的制度博弈模型效用函数
4.2.1 已有的理论模型和观点的评析
4.2.1.1 诺思的国家模型
4.2.1.2 对国内学者的一些政府效用模型的介绍
4.2.2 本文模型
第五章 中国银行管制的历史与演变
5.1 1978年以前:全面的计划控制
5.1.1 赶超战略下的政府租金:"隐性赋税机制"
5.1.2 "强财政、弱金融"的格局
5.1.3 具体的管制内容
5.1.3.1 国有金融产权的垄断
5.1.3.2 统存统贷的信贷管理制度
5.2 1979至1984年:资源控制型金融管制模式的形成
5.2.1 放松管制的动因:制度低效与财政压力
5.2.2 放权让利与"隐性赋税机制"的瓦解
5.2.3 金融资源分散化,凸显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5.2.4 获取金融租金——垄断租金最大化的新途径
5.2.5 这一时期的管制政策
5.2.5.1 信贷管制的放松与调整
5.2.5.2 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
5.2.5.3 对其他产权形式与资产形式的抑制
5.3 1985至1993年:信贷管制的调整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建立
5.3.1 问题的暴露
5.3.2 具体管制内容的调整
5.3.2.1 信贷管制的调整
5.3.2.2 银行间业务管制和市场准入管制的适当放宽
5.3.2.3 建立中央银行监管体制
5.3.2.4 建立高准备金制度
5.3.2.5 金融对外的谨慎开放
5.3.3 新问题的产生与暴露
5.3.3.1 金融机构的软约束
5.3.3.2 地方政府利益偏好的侵入
5.3.3.3 不良贷款与租金流失
5.3.3.4 信贷规模的失控与货币的过量发行
5.4 1994至1997年:银行商业化改革—保持国家控制前提下减少制度成本的管制调整
5.4.1 银行体系矛盾的激化
5.4.2 这一阶段管制的演变和调整
5.4.2.1 银行商业化
5.4.2.2 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5.4.2.3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的强化
5.4.2.4 国有银行分散法人制改为总行一级法人制
5.4.2.5 初步建立了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
5.4.2.6 加强金融法制化建设
5.5 1998至现在:保持一定政府控制前提下,金融管制模式向市场化转型
5.5.1 垄断租金收益的持续下降
5.5.2 国有企业地位与非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转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带来的边际效用上升
5.5.3 意识形态的演化、外部竞争压力与制度变革
5.5.4 国家从对银行的绝对控制权转向相对控制权,寻求“隐性承诺”的退出
5.5.4.1 国家“隐性承诺”退出国有银行的初始条件
5.5.4.2 相关的管制调整
5.5.4.3 利率管制的放松
5.5.4.4 我国分业监管体系的建立
第六章 中国证券市场管制的历史与演进
6.1 中国证券市场的萌发:自发性融资
6.2 1992至1999年:国企改革与证券市场发展
6.2.1 股票市场的确认
6.2.2 银行信贷融资的困境与对股票市场的期望
6.2.3 国家的证券市场目标函数
6.2.4 这一阶段证券市场的管制内容
6.2.4.1 证券发行市场的管制
6.2.4.2 股权分置
6.2.4.3 对资金准入的管制
6.2.4.4 初步建立了统一的股票市场的监管体制
6.2.4.5 初步的法制化
6.2.6 这一阶段证券市场管制暴露的问题
6.2.6.1 政府创租与隐性担保
6.2.6.2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寻租行为
6.2.6.3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色"—"政策市"
6.2.6.4 证券市场的低效率与萎缩
6.3 1999至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管制的调整
6.3.1 发行制度的变革
6.3.2 集中监管体制的初步建立
6.3.3 相关的法律法规
6.4 2001至2004年:行政化推动国有股减持
6.4.1 国有股减持的背景
6.4.2 国有股减持的实施与暂停
6.4.3 国有股减持暂停的原因
6.5 2005年以来:管制模式与目标的重大转折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7.2.1 银行体系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7.2.2 证券市场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7.2.3 为市场经济立宪以及构建政府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02855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管制经济学与金融管制理论综述
2.1 管制理论
2.1.1 早期的管制理论
2.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管制理论
2.1.3 管制理论的新发展—"新管制经济学"
2.2 金融管制理论
2.2.1 早期的金融管制理论
2.2.2 大危机之前的金融管制理论
2.2.3 70年代以来的放松金融管制理论
2.2.4 80年代以来金融管制理论的新发展
2.2.5 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管制的思考
第三章 金融管制的经济学分析
3.1 金融管制:概念的辨析与确定
3.1.1 管制与监管
3.1.2 管制与宏观经济政策
3.1.3 管制与政府行政干预
3.2 政府金融管制的目标
3.2.1 稳定金融市场的金融管制目标
3.2.2 微观金融领域的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3.3 两种金融制度演变路径—"供给引导型"与"需求尾随型"
3.4 三种金融管制模式—市场稳定型、资源调控型与计划控制型
3.4.1 金融管制的政府差异
3.4.2 经典的金融管制划分
3.4.3 论文对三种金融管制模式的划分
3.4.3.1 市场稳定型的金融管制
3.4.3.2 资源调控型的金融管制
3.4.3.3 计划控制型的金融管制
3.4.3.4 三种金融管制模式的差异
3.5 结语
第四章 金融管制演变的制度博弈模型—从政府效用的角度
4.1 政府与制度变迁
4.1.1 政府、产权结构与经济增长
4.1.2 政府的效用函数
4.1.3 中国的渐进改革的制度特征
4.1.3.1 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4.1.3.2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优势与局限
4.1.3.3 制度变迁的"有机性"与"整体性"
4.2 金融管制的制度博弈模型效用函数
4.2.1 已有的理论模型和观点的评析
4.2.1.1 诺思的国家模型
4.2.1.2 对国内学者的一些政府效用模型的介绍
4.2.2 本文模型
第五章 中国银行管制的历史与演变
5.1 1978年以前:全面的计划控制
5.1.1 赶超战略下的政府租金:"隐性赋税机制"
5.1.2 "强财政、弱金融"的格局
5.1.3 具体的管制内容
5.1.3.1 国有金融产权的垄断
5.1.3.2 统存统贷的信贷管理制度
5.2 1979至1984年:资源控制型金融管制模式的形成
5.2.1 放松管制的动因:制度低效与财政压力
5.2.2 放权让利与"隐性赋税机制"的瓦解
5.2.3 金融资源分散化,凸显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5.2.4 获取金融租金——垄断租金最大化的新途径
5.2.5 这一时期的管制政策
5.2.5.1 信贷管制的放松与调整
5.2.5.2 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
5.2.5.3 对其他产权形式与资产形式的抑制
5.3 1985至1993年:信贷管制的调整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建立
5.3.1 问题的暴露
5.3.2 具体管制内容的调整
5.3.2.1 信贷管制的调整
5.3.2.2 银行间业务管制和市场准入管制的适当放宽
5.3.2.3 建立中央银行监管体制
5.3.2.4 建立高准备金制度
5.3.2.5 金融对外的谨慎开放
5.3.3 新问题的产生与暴露
5.3.3.1 金融机构的软约束
5.3.3.2 地方政府利益偏好的侵入
5.3.3.3 不良贷款与租金流失
5.3.3.4 信贷规模的失控与货币的过量发行
5.4 1994至1997年:银行商业化改革—保持国家控制前提下减少制度成本的管制调整
5.4.1 银行体系矛盾的激化
5.4.2 这一阶段管制的演变和调整
5.4.2.1 银行商业化
5.4.2.2 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5.4.2.3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的强化
5.4.2.4 国有银行分散法人制改为总行一级法人制
5.4.2.5 初步建立了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
5.4.2.6 加强金融法制化建设
5.5 1998至现在:保持一定政府控制前提下,金融管制模式向市场化转型
5.5.1 垄断租金收益的持续下降
5.5.2 国有企业地位与非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转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带来的边际效用上升
5.5.3 意识形态的演化、外部竞争压力与制度变革
5.5.4 国家从对银行的绝对控制权转向相对控制权,寻求“隐性承诺”的退出
5.5.4.1 国家“隐性承诺”退出国有银行的初始条件
5.5.4.2 相关的管制调整
5.5.4.3 利率管制的放松
5.5.4.4 我国分业监管体系的建立
第六章 中国证券市场管制的历史与演进
6.1 中国证券市场的萌发:自发性融资
6.2 1992至1999年:国企改革与证券市场发展
6.2.1 股票市场的确认
6.2.2 银行信贷融资的困境与对股票市场的期望
6.2.3 国家的证券市场目标函数
6.2.4 这一阶段证券市场的管制内容
6.2.4.1 证券发行市场的管制
6.2.4.2 股权分置
6.2.4.3 对资金准入的管制
6.2.4.4 初步建立了统一的股票市场的监管体制
6.2.4.5 初步的法制化
6.2.6 这一阶段证券市场管制暴露的问题
6.2.6.1 政府创租与隐性担保
6.2.6.2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寻租行为
6.2.6.3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色"—"政策市"
6.2.6.4 证券市场的低效率与萎缩
6.3 1999至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管制的调整
6.3.1 发行制度的变革
6.3.2 集中监管体制的初步建立
6.3.3 相关的法律法规
6.4 2001至2004年:行政化推动国有股减持
6.4.1 国有股减持的背景
6.4.2 国有股减持的实施与暂停
6.4.3 国有股减持暂停的原因
6.5 2005年以来:管制模式与目标的重大转折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7.2.1 银行体系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7.2.2 证券市场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7.2.3 为市场经济立宪以及构建政府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02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90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