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基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01 12:29
1996年以来,我国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在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这一货币政策框架在我国一直存在广泛的争议,何种层次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也没有取得一致性意见,因此,深入探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对此进行实证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考察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战后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在此基础上从金融体系结构、利率市场化进程和中央银行独立性三个角度分析评估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和金融环境下,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仍然具有优势。 本文随后基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角度对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进行了实证考察。本文研究发现,我国货币需求相对稳定,利率弹性较低,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进行预测,从货币需求的角度来看,货币供应量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且,狭义货币M1与物价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从货币需求角度来看,狭义货币M1作为中介目标具有一定优势。 从货币供给来看,虽然目前...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和主要结论
四、本文的创新
第一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涵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国际考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运行环境与中介目标选择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中介目标选择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进程与中介目标选择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中介目标的选择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货币需求视角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我国货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选择
第三节 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和稳定性检验
第四节 货币流动速度下降之谜
第五节 货币与产出和物价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货币供给视角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我国货币供给变动特征
第三节 基础货币供给机制实证考察
第四节 从基础货币到货币总量的控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于相关性和可控性的综合分析框架
第二节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比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实践
第一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效果检验
第二节 中介变量和中介目标的争论及有关实证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评价和建议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框架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关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85890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和主要结论
四、本文的创新
第一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涵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国际考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运行环境与中介目标选择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中介目标选择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进程与中介目标选择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中介目标的选择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货币需求视角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我国货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选择
第三节 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和稳定性检验
第四节 货币流动速度下降之谜
第五节 货币与产出和物价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货币供给视角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我国货币供给变动特征
第三节 基础货币供给机制实证考察
第四节 从基础货币到货币总量的控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于相关性和可控性的综合分析框架
第二节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比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实践
第一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效果检验
第二节 中介变量和中介目标的争论及有关实证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评价和建议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框架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关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85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985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