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商贸流通业对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分析

发布时间:2016-06-17 06:04

  本文关键词:商贸流通业对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商贸流通业对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分析

发布日期: 2012-02-27 发布:  

  2011年第5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1年第5期

  ◆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论文网
  内容摘要:伴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而商贸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发展。为直观表述商贸流通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贡献,本文对1978~2009年陕西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了商贸流通业对陕西省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对于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确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经济发展 贡献
  
  商贸流通业的内涵
  
  广义上的商贸流通业是指与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直接相关的所有产业,如批发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广告业、包装业、金融业、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等。
  从狭义上讲,商贸流通业仅指批发业、零售业及其相关的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是生产与生产、生产与消费的中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决定生产,决定整个经济运行的过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周而复始的起点。因此,商贸流通业已由社会在生产的末端产业变为先导产业,成为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周日星、苏为华,2006)。
  
  陕西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商贸流通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流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体制不断完善,多元经营主体基本形成,有力地促进了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从1985年起,陕西省商贸流通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农业,2008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额610.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9%,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7.1%。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市场化改革,陕西省商贸流通业逐步实现了由国营商业一统天下向多种经济成分、多元投资主体和多类流通业态共同发展格局的转变。非国有商贸企业的迅速发展为陕西省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为传统流通业的经营带来新思维,这是由非国有商贸企业的以下特征决定的:
  第一,产权明晰。非国有商贸企业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财产关系明确。由于产权的明晰,才使企业将各自资产投入市场以追求最大收益成为可能。产权越明晰,竞争越充分,资产配置越有效。由于经营成果和个人、集体利益直接联系,必然要求经营者是独立法人,具有独立决策、自担风险的能力。它们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有效利用资源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二,独立自主经营。非国有商贸企业的经营活动来自于其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体制。非国有商贸企业根据市场供求、竞争和价格等方面的变化自主地做出决策。正是有了这种独立的经营权,企业才可以自由支配、使用和处理自己所属的财产,独立承担财产经营的风险和责任,也才可以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
  第三,决策的灵活性。非国有商贸企业的决策完全取决于对市场时机的掌握,以赢利为目的。市场经济是以价格信号来进行资源配置的,非国有商贸企业能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作出灵活的市场决策,正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所以说多种经济成分、新兴业态的非国有商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国有商贸企业的经营模式,对国有商贸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鲶鱼的效应”。传统的商贸流通企业为了生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积极应对市场竞争,这样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的企业在共同的经济利益下实现“双赢”,在市场经济中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宿。所以,多种经济成分、新兴业态的非国有商贸企业盘活了陕西省经济。
  流通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将生产领域的产品转移给消费者,将消费者的货币转移给企业,协助完成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它的存在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分离,使消费者更容易获得想要的商品,为生产者节省了商品交易成本,企业能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开发。
  为了详细分析商贸流通业对陕西省经济的贡献,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ECM)详细刻画商贸流通业和陕西省经济总量的关系。由于GDP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故本文经济总量选取GDP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因此商贸流通业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宋刚、张弘,2003)。数据来源于历年陕西省政府统计信息,分析软件采用Eviews3.1。
  
  数据和模型
  
  陕西省1978-2009年不变价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用RE代替)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1978-2009年这两个指标都有大幅度上涨,所以这两个指标肯定是非平稳的;图形还表明两者变化特征极为相似,具有同趋势性,因此,可以粗略判断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在样本后期两者距离有扩大的趋势。
  为了消除异方差和便于后文分析,对两个指标分别取对数,对数图见图2。
  两个指标的对数图支持了上述分析,下面将详细论证上述推断。
  (一)平稳性检验
  分别对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数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Eviews分析结果见表1。
  (二)协整检验与ECM模型
  图2表明模型中可能存在截矩项和时间趋势,建立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协整回归方程:
  LGDPt=0.918+0.023T+0.634×LREt
  (2.37) (2.24) (6.84)
  +0.751×LGDPt-1-0.562×LREt-1(1)
  (5.96)(-5.46)
  R2=0.99, DW=1.59 s.e.=0.026
  如果存在协整关系,那么上述回归方程的残差et应该是平稳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的最后一行,结果说明残差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这表明上面回归方程不是伪回归,它刻画了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长期所具有的协整关系,对(1)取期望,由于:
  E(LGDPt)=E [ LGDPt-1,E(REt) ] = E(REt-1)
  得到:
  LGDPt=3.687+0.092T+0.289×LREt (2)
  这就是说,经济总量GDP和商贸流通业长期所具有的关系,其中T代表时间趋势项。经济总量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弹性为0.289,表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上升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GDP会上升大约0.289个百分点,但是也要注意这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总量长期的影响,而短期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的大小可能会围绕0.289上下波动。


  按照Granger定理,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一定具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形式存在。用(1)式求得的残差et作为非均衡误差,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剔出不显著的变量,逐步回归,得到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误差修正模型,如下所示:
  △LGDPt=0.690×△LREt +0.354×
  (5.71) (3.06)
  △LGDPt-1-0.490×et-1(3)
  (-1.86)
  R2=0.68, DW=1.69 s.e.=0.028
  或者
  △LGDPt =0.690×△LREt +0.354×
  (5.71)(3.06)
  △LGDPt-1 -0.490×(LGDPt-1-3.687-0.092T
   (-1.86)
  -0.289 LREt-1)
  R2=0.68, DW=1.69 s.e.=0.028
  因为,△LGDP从数学意义上来讲,其本身就是增长率的概念,这也就是说,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GDP是有促进作用的,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每增加1%,相应的GDP就增加0.69%。因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GDP具有(2)式的长期均衡关系,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GDP应处于均衡状态,但是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GDP并不是永远处于相对应的均衡点上,两者总是会有所偏离。
  当et-1为正时,LGDPt-1大于 LREt-1,这说明t-1期物质形态的GDP将以库存的形式进入下期流通领域中,也说明t-1可能存在商品供大于求的现象,那么t企业将会降低投资规模,使LGDPt回落;按一般常识,去年库存在今年消费时价格会降低,这样就刺激了消费,使 LREt上升,从而使得LGDPt与 LREt的差距小于LGDPt-1与 LREt-1的差距。也就是说,(取对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GDP的长期均衡误差对短期有修正作用,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恰恰反映了这种反向修正机制,修正的比率为0.49,即如果et-1=1%,由陕西省经济系统本身的修正作用会使下期△LGDPt减少0.49%。
  
  结论
  
  陕西省商贸流通业规模与陕西省国民经济规模合理的关系是保持陕西省经济正常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也就是说作为处于交换环节的商贸流通业,必须保证其规模的适度,即保证商品流通规模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陕西省经济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样只有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使社会商品的供应量以适当的速度不断增加,才能带来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才能保证商贸流通业的正常运行。若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则会影响商品流通规模的正常发展。
  当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时,社会产品增加过快,原有的商贸流通业适应不了这种快速增长的要求,必然迫使商贸流通业相应的超常发展,造成商贸流通规模急速膨胀;当经济急速跌落时,必然带来商贸流通规模的急速缩减,使商业资源严重浪费。
  
  参考文献:
  1.周日星,苏为华等.商贸流通业统计监测评价体系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
  2.宋则,张弘.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8)
  3.刘金山.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及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Gujarati, D.N. Basic Econometrics, 3rd ed., McGraw-Hill, 1995
  
  作者简介:
  王少斌(1978-),男,陕西,西京学院经济系,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方向。


转载请注明来源。:

 

  快速投稿通道


  本文关键词:商贸流通业对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8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58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9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