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论东南沿海地区商贸流通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发布时间:2017-07-30 17:29

  本文关键词:论东南沿海地区商贸流通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更多相关文章: 商贸流通服务业 产业转移 条件 路径 对策


【摘要】:随着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高潮的掀起,紧随其后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尤其是零售业、批发业和物流业的产业转移也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从商贸流通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概念和条件出发,重点论述了转移的路径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商贸流通服务业 产业转移 条件 路径 对策
【分类号】:F721
【正文快照】: 一、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产业转移的相关概念(一)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产业转移概念本文所指的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包括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业。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地区,特别是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育成长,已经进入大规模跨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萍;;论流通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财贸经济;2007年02期

2 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4年06期

3 李锋;国内外关于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研究观点述评[J];经济纵横;2004年06期

4 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孝锋;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冬梅;汤天啊;;浙江民营企业迁徙的影响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2 陈恒;技术创新推动下的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3 王雪;;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及其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李平;;发展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5 史姜旭;西部开发的理论依据与实现途径[J];财金贸易;2000年05期

6 李轶平;我国工业主导产业演进及产业群分布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陈有川;当前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对策[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5期

8 周新生;产业衰退及退出产业援助机制[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9 石奇;张继良;;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协调性[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10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祝成;茶产业组织结构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阳昌寿;区域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唐华茂;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朱闵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吴永红;跨国公司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7 刘夫力;中国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8 陈建南;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直接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李纪武;环保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谭介辉;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温州龙湾外向型经济发展与预测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辛彦;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转移的仿生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3 冯杰;陕西省医药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卿珏;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D];湘潭大学;2001年

5 周刚;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分析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 马海如;速率和结构:浙江省环保产业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宋薇;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韩巍;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2年

9 李京勋;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延边大学;2002年

10 程才华;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枫,冯宗宪,曾凡银;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的产业发展及其升级战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3 陆立军,白小虎;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再论“义乌模式”[J];财贸经济;2000年11期

4 任太增;比较优势理论与梯级产业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5 陈甬军,陈爱贞;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6 王兴化,王小敏;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式与障碍[J];当代亚太;2001年05期

7 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8 王缉慈;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9 高峻,夏维奇;厦门特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探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1期

10 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谌洁珂;;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贸易现状及展望[J];中国外资;2011年12期

2 崔鸽;;河南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转型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马少晔;应瑞瑶;;基于两种传递机制的贸易开放收入分配效应研究——以城乡劳动收入差距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4 ;面对WTO企业怎么干(一)[J];中国商办工业;2002年03期

5 韩凤舞;;我国金融开放和贸易开放的互动渠道研究[J];经济问题;2011年07期

6 ;宏观[J];装备制造;2011年08期

7 ;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21%下半年走势不容乐观[J];玩具世界;2011年09期

8 梁汉坤;;广东一季度玩具出口大增逾五成 珠海超越东莞提示产业走向[J];中外玩具制造;2011年06期

9 焦知岳;王蒙;;日本地震给中日双边贸易带来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9期

10 张干;;广西加工贸易发展的机遇与对策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闫庆悦;孙福珍;沈丽;徐小恒;亓晓;董鲁豫;张磊;;山东省对外经贸发展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2 周荣;贾旭忠;;浅谈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地质工作战略问题研究——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5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3 孙新章;;外贸及外资的总体环境效应与对策[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4 田自主;;论我国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5 周晓唯;沈剑;张璐等;;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陕西)转移的政策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陕西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专题交流论文选编[C];2008年

6 朱启荣;李延勇;李兰;黄丽丽;齐永华;李锋;;山东省出口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7 曾善春;;打造商贸物流基地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黄桂田;孙露f^;;中美贸易顺差与产业的互补性[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9 朱文蔚;何解定;;大力发展流通产业 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基于耒阳市的实践经验分析[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曹昱;用价格撬动产业转移[N];江淮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蒋心和;出口产业转移:路不好走[N];解放日报;2009年

3 记者 林馥盛 实习生 郭媛;省级产业转移园企业免缴14项收费[N];汕头日报;2009年

4 邓年武;机博会两天签约33个项目[N];长江日报;2008年

5 王旭晶 袁东旭;江苏局出台国外产业转移设备检验便利措施[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6 通讯员 何关轩 记者 陆列嘉;海关多举措助推产业转移[N];安徽日报;2010年

7 张学斌 宫耀东;西安,产业转移的大赢家[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8 万森 丁一忠 黄黎黎 侯玉峰;产业转移:中国出口企业的自选动作[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9 周军;广东分署八项措施推动省内产业转移[N];国际商报;2007年

10 记者 程茂林邋通讯员 詹政伟;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N];嘉兴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伟;贸易优势与我国外贸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2 陆菁;环境规制与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韩凤舞;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雷敏;加工产业国际转移的动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勇坚;产业转移、产业组织对技术扩散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3 翁培萍;从国际产业转移看中美贸易失衡[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峰;美中贸易逆差中的产业转移因素[D];武汉大学;2005年

5 娄季芳;东亚区域内产业转移与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6 杨灿;美中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7 韩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李艳洁;从产业转移看中美货物贸易的不平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茅蓓蓓;基于产业转移的中国纺织业对外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柳泽华;内地与香港商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95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595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