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粮食流通服务中心待遇_粮食流通供给侧_《山西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10 12:08

  本文关键词:清代华北地区粮食流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大学》 2008年

清代华北地区粮食流通

郭士忠  

【摘要】: 对于清代粮食流通研究,国内外学者多从国家漕运,税赋等角度论述,著述颇多,诸如:李留文先生在《明清河南漕粮探析》一文中,通过对明清河南漕粮在漕户间的分配问题研究,提出了粮食流通中的漕运要受到地理因素影响明显的观点;黄鸿山、王卫平先生在《传统仓储制度社会保障功能的近代发展——以晚清苏州府长元吴丰备义仓为例》一文中提出:在近代化大潮的冲击下,仓储制度不仅在管理方面发生了变化,其社会保障功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保障的面不断扩大,保障的层次也有所提高。着眼于古代粮食仓储的变革来论述中国传统粮食流通,福建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陈佐立在他的毕业论文《明代粮仓》中系统论述了明代粮仓的设置、国家和地方不同的管理体系等问题,对于完成本论文都有良好的借鉴意义。上述著述大多仅仅着眼于从历史角度考察粮食流通情况,而张孝芳先生则通过新的政府在粮食流通体制的哲学逻辑和政府粮食政策的路径依赖角度考察粮食流通的制度安排,这种考察另辟蹊径,值得学习。许涤新、吴承明先生在著作《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涉及到资本主义萌芽在粮食流通系统的体现,从市场化、商品化的角度谈到了粮食流通的非政府渠道,与以前的粮食流通的政府渠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遗憾的是文中仅仅是涉及市场化的粮食流通,并没有对二者进行比较。 粮食流通包含两种主要形式:赋税形式和商业形式。赋税形式粮食流通主要是指政府以赋税的形式向农民或土地所有者征集粮食,而商业形式粮食流通则是交易双方为了互通有无或谋取利润而使得粮食得以交换流通。赋税形式粮食流通从国家产生便存在着,一直伴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直至2006年我国取消粮食税,赋税形式粮食流通才算真正结束。商业形式粮食流通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而出现,直至今日仍然存在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这说明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时期内商品性粮食流通是有限地域内的商业行为。但是到了清代,商品性粮食流通有了新的特点,随着全国性商业市场逐步形成以及地域性商帮的兴起,粮食的贩运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地域内,而是以全国为市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不仅流通半径空前扩大,而且流通量也随之猛增。这种全国性粮食流通是清代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粮食流通的同时还带来各个不同地域经济文化的交流,更有甚者,随着长期的粮食流通,新的商品流通路线逐步形成,新的城镇逐步崛起。这种以粮食流通为载体的经济交流大大改变了清代的经济格局。清代华北地区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粮食流通的交汇之地,这使得对清代华北地区粮食流通的研究更具有典型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29;F326.6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4
  • 第一章 清代早期华北地区粮食流通14-31
  • 1.1 华北地区粮食流通体系14-16
  • 1.1.1 本文对“华北”的界定14-15
  • 1.1.2 三级层级理论15-16
  • 1.2 粮食仓储16-20
  • 1.2.1 国家粮食仓储16-17
  • 1.2.2 地方粮食仓储17-20
  • 1.3 漕运20-24
  • 1.3.1 漕运数额20-21
  • 1.3.2 漕运管理21-24
  • 1.4 其它地方粮食流通24-29
  • 1.4.1 华北地区与蒙古地区粮食流通25-27
  • 1.4.2 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粮食流通27-29
  • 1.5 城镇及农村粮食市场29-31
  • 1.5.1 乡村粮食市场定位29-30
  • 1.5.2 乡村市场制度特征30-31
  • 第二章 清代晚期华北地区粮食流通31-34
  • 2.1 漕运的废止31-32
  • 2.1.1 漕运废止31
  • 2.1.2 漕运废止的影响31-32
  • 2.2 新的粮食流通路线32-34
  • 2.2.1 铁路的兴建对粮食运输的影响32-33
  • 2.2.2 粮食流通受国际市场影响33-34
  • 第三章 清代华北地区的主要粮食集散地及其兴衰34-41
  • 3.1 清代早期的粮食集散地及其衰亡34-37
  • 3.1.1 张家口34-35
  • 3.1.2 临清35-36
  • 3.1.3 其它粮食集散地36-37
  • 3.2 新兴的粮食集散地37-41
  • 3.2.1 天津37-39
  • 3.2.2 归化39
  • 3.2.3 郑州39-41
  • 第四章 粮食流通路线及市场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1-45
  • 4.1 粮食生产商品化41-42
  • 4.1.1 粮食商品化的程度41
  • 4.1.2 典型的商品粮生产41-42
  • 4.2 粮食流通路线改变对近代运输业的影响42-45
  • 4.2.1 铁路运输42-43
  • 4.2.2 海运43-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51
  • 致谢51-5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曼;;2011年9月份全国各地主要橡胶化工原材料价格[J];橡胶科技市场;2011年09期

    2 李春曼;;2011年8月份全国各地主要橡胶化工原材料价格[J];橡胶科技市场;2011年08期

    3 ;华北地区第四次预算管理与会计理论研讨会纪要[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3年10期

    4 赵玉山;;新绛万安油桃进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J];中国果业信息;2011年06期

    5 李世武;;华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培训班在北京举办[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1年07期

    6 ;北京市通州区倾力打造华北地区小麦籽种产业基地[J];北京农业;2011年23期

    7 ;北京航空获运输经营许可证[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1年03期

    8 李刘艳;;华北区粮食生产能力SWOT分析及支持方案[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9 黄裕;;华北市场客车产销乏力 业界认为客车下半年或回暖[J];商用汽车新闻;2011年29期

    10 ;柯尼卡美能达新品上市 彰显完美品质 成就专业典范 柯尼卡美能达生产型数码印刷系统巡回展暨业界人士晚宴纪实[J];今日印刷;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国;;华北地区目前的地震活动趋势[A];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暨中国东部地区震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潘滇;徐建芬;彭卫刚;;华北夏季降水与东亚夏季风[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姜明明;周仕勇;;多维应力释放统计模型(MSRM)在华北地区地震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建华;姜盛松;管波;傅容珊;;华北地区地壳剖面粘弹性应力分析[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6 蒋溥;梁小华;;华北地区地震断错及其形变场和应力场[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7 李振清;;回顾华北地区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 教学史志)[C];1995年

    8 赵秀兰;延晓冬;;近20年华北地区土壤水储量变化趋势及水分管理与调配对策[A];2008年北京气象学会科技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王华林;王健;梁更国;杨丽军;;中国华北地区大地震复发活动周期、迁移特征及趋势预测[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刘长海;;华北地区最近二次中强地震前Hurst指数H值的异常变化[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超;[N];华北电力报;2009年

    2 特约记者 李学刚;[N];物资信息报;2005年

    3 记者 于文静;[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涛;[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5 陈超 李友亮;[N];天津日报;2005年

    6 记者 王茜;[N];中华建筑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杨;[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8 张鹏;[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李晓辉;[N];中国企业报;2009年

    10 通讯员 王福强 贾冬梅;[N];中国石油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峡;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宫飞;华北地区结构型节水种植业模式及途径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王桂芝;中国华北地区东方蜜蜂多样性及其分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4 荣艳淑;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5 张利平;华北地区陆气水循环时空演化规律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郭前孔;清代晚期唐宋诗之争流变史[D];苏州大学;2009年

    7 温海清;金元之际的华北地方行政建置[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学民;华北地区壳幔剪切波速度结构及与晚新生代地质演化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郭锦超;近代天津和华北地区经济互动的系统研究(1880年代—1930年代)[D];南开大学;2004年

    10 周连童;引起华北持续干旱的环流异常型及其与西北干旱区热力变化的关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士忠;清代华北地区粮食流通[D];山西大学;2008年

    2 罗遵兰;华北地区冬小麦与夏玉米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孙燕;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100hPa高度场异常的关系[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4 史晓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华北地区电力需求预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张艳;清代典当业税收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左艳艳;华北地区中老年针织毛衫感性消费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7 范烨;华北地区气溶胶分布和层积云结构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韩军彩;华北地区空中水汽含量的演变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李坤;中国华北地区人群TAP1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的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高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华北地区兵变述论[D];扬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清代华北地区粮食流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0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90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