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基于“大湖名城”视野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以合肥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04 07:39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湖名城”视野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以合肥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大湖名城 生态文化建设 合肥市


【摘要】:合肥"大湖名城"的战略定位既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又需要生态文化的引导和支撑。生态文化既是"大湖名城"的有机构成和时代构思,也是提升"大湖名城"综合影响力的重要支点;依托和借助合肥自然与历史文化优势,科学认知以"大湖"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系统,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促进"名城"生态文化事业和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 合肥学院;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合肥学院)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4年度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湖名城’视野下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编号:HFSK14D30) 201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强省视阈下的安徽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编号:AHSKY2014D77) 2014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五位一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制度的创新与优化”(编号:SK2014A361)
【分类号】:G124;X2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基本要义是人与自然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凤琴;;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现代阐释[J];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李家成,李群芳;教育与产业的深层沟通和教育质量的生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吴兴华;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刘新刚;;《德意志意识形态》价值哲学思想探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李立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王永年;关于剥削概念的理性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张学娟;;弱势群体的利益冲突与协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9 尹彩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刘湘辉;周发明;孙艳华;;“集聚效应”: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机理分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天庆;;世界历史性、社会实践及自身——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存在论断想[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曹东勃;;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两难困境[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6 徐会中;;在西方哲学史的背景下看马克思的“历史第一前提理论”[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张文生;;史学与人生——史学功用别论[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陈阿兴;李希刚;;论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基于规范与实证视角的分析[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李建莹;王亚平;;谈谈树立民族共同理想的问题[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10 陈望衡;;美在关系中——蒋孔阳美学思想学习札记[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池;中国国有企业权利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秦子淮;人学视野中的信息异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孙保华;我国社区矫正的困境及出路的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晓莉;高校医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李智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及实施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常龙;基于生态维度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唐建阳;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倪海宁;虚拟世界与人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燕萍;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理论”及当代意义[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辉;;论生态文化建设的伟大意义[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Z1期

2 时学勤;陈亢利;龚志达;任俊;;加快生态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J];污染防治技术;2006年05期

3 何雁;;“生态和谐”的深层意义在哪?——一场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诠释性对白[J];今日海南;2007年02期

4 程伟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生态文化宣传异彩纷呈[J];河北林业;2008年02期

6 张新宇;王丽;张小蕾;;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1138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138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a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