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行为与经济发展——基于经济学视角和文化内在特性的研究前沿
本文关键词:文化、经济行为与经济发展——基于经济学视角和文化内在特性的研究前沿
【摘要】:文化仍然是经济学研究的难点和前沿领域。本文基于文化内涵,梳理了以宗教信仰、信念、信任为代表的个体内在文化特征对经济活动与经济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同时总结归纳了研究中国儒家文化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一步的,我们关注了文化与经济关联性研究更前沿的两个内容——文化变迁与理论模型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和说明。
【作者单位】: 中国证监会博士后工作站;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3AZD07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招标项目、创新工程资助
【分类号】:G124;F014
【正文快照】: 如何恰当地刻画文化一直是经济学力解决M题。文化在经济活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且有无可能更恰当地解释文化触迁,jm-直是经济学w}0前沿领域。一方面,文化应该在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可能是解释国别巨大差异的真实原因之一。①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学的班究不能脱离人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兴冉;;浅析美国文化信条对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2 江同宗;梁步新;;一九八三年我省民经济发展情况[J];赣江经济;1984年02期
3 卢荣善;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刘光岭;经济发展中的人本思想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温锐;汪忠列;;“近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04期
6 葛新,付庆武;各种要素全面激活 主要指标跃上新高——2004年全省经济发展综述与展望[J];黑龙江史志;2005年02期
7 张艳华;王冰辉;;重塑中原文化 推动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年21期
8 张秀丽;;论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8年10期
9 楼燕芳;;浅析人格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北方经济;2010年21期
10 陈万里;阿拉伯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历程[J];阿拉伯世界;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庆昌;李颖;李有为;杨雨;张宁;;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2 司应武;查全胜;;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3 薛志连;史珞;黄官清;;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4 逄锦聚;刘书祥;;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5 杨蔚东;张卫江;朱效荣;李慧;李民;王新春;柴彬;苑庆彬;李颖;高跃兰;杨雨;张宁;于明浩;孙增泰;赵春河;畅彦周;刘思绮;;2010年京津冀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8(2010~2011)[C];2011年
6 王洪春;;人口优生与经济发展[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7 董辅y=;;目前和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及看法[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8 张学天;;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 推动都兰经济发展[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9 迟树功;;促进山东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构想[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王明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凤;民营经济正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主力[N];雅安日报;2007年
2 记者 相恒波;围绕经济发展 探索党建新路[N];延边日报;2007年
3 郑永忠;把工作触角伸向经济发展前沿[N];运城日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全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益、无干扰的经济发展环境[N];商丘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董瑶;省工商联力促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N];贵州政协报;2009年
6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李文斌;深入推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N];安阳日报;2009年
7 记者 侯若志;兰州经济发展要实现率先跨越[N];甘肃日报;2011年
8 记者 万晶晶;市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研修班结业[N];淮安日报;2011年
9 何继伟;恩路创新带来经济发展新天地[N];黄河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孟振兴;筑牢经济发展的基石[N];南宁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岳阳;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D];吉林大学;2012年
3 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年
4 剧宇宏;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为民;中国经济发展史论[D];中共中央党校;1992年
7 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D];西北大学;2002年
8 蔡典维;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D];山东大学;2003年
9 马力宏;制度供给与经济发展[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唐龙;价值观与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40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14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