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多民族地区的乡市化与文化区发展

发布时间:2018-02-11 01:13

  本文关键词: 少数民族 乡市化 文化区 出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存在着一定的盲目城镇化现象,盲目城镇化对乡村聚落形态造成破坏的同时,也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态环境,导致民族文化破坏严重。借鉴国际上乡市化的经验,探索民族地区发展的乡市化路径,有利于促进乡村聚落形态和民族文化保护。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blind urbanization in minority areas of our country. While blind urbanization destroys the form of rural settlements, it also changes the way of production and life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form of rural settle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11AZD070)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苗族文化遗产利用与体验式旅游产品研究”(WHZB1106)
【分类号】:G1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景冰琦;刘琨;;简析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3 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黄竹喧;;论《明日的田园城市》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朱春艳;张戎;;农田与城市景观的自然融合探析——以宁波北仑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6 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7 刘静怡;;基于城乡统筹的生态住区理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8 顾馨梅;苏君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9 卢依川;段建南;;绿心地区土地管理模式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10 童培浩;;对城市绿心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鹏;;“原位”一词的英文规范写法剖析[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2 王怡然;;快速城市化中紧凑发展下的大城市近郊生态用地使用——以成都“198”项目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石会娟;;城乡共荣的西咸新区规划思路探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唐双娥;;水流、水资源与水工程设施收集的水资源的所有权分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娅;;感、忆中追寻城市时空的生态意识[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静玉;王发曾;苏朝阳;赵建吉;吕金嵘;高燕哺;乔家君;夏保林;刘晓丽;方创琳;;第七章 微观尺度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7 乔家君;;河南省城镇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分析[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8 常玮;郑开雄;;基于3E理念的“城中村”低碳改造策略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秉洛;;城市绿化——城市绿地系统——园林城市[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秉洛;;城市绿化——城市绿地系统——园林城市[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郑皓;北京新城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大彬;江苏省高校网球社团开展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包雄伟;我国大都市区新城规划的实施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树欣;长三角船舶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涛;杭州市山水格局背景下的绿地系统构建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刘金璇;山东半岛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高晓停;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霍娟;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制度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8 吴伟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艳,王辉;移民外来文化的土著化过程——以西南三线厂的“厂文化”为例[J];人文地理;2003年06期

2 肖渭根;特色产业与特色文化相互提升[J];今日浙江;2005年19期

3 李永贵;;基层文化产业发展微探[J];实践;2005年05期

4 杨玲;;北京呼唤新文化体系[J];北京观察;2007年06期

5 陶冶;张雷;;文化产业建设的区域联动模式[J];浙江经济;2008年15期

6 周鸿铎;;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张效民;;广东的历史文化资源[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赵学琳;;石家庄市文化强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9 符成安;;以“三化”为纲抓好公共文化服务[J];衡阳通讯;2011年10期

10 朱金茂;;立足宁波实际 建设文化强市[J];宁波通讯;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山;安宇;孟召宜;;江苏和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研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梁雪梅;;试论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何玉;;加快实施文化资源转化战略 提升山东文化竞争力[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4 欧阳强;;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梁获;;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宁可;;中华文化及其区域文化[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7 朱锡宁;张朝晖;;构建区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8 李常春;;文化、区域文化变迁及其重构——三门湾文化浅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9 朱永杰;;试析北京古运河的文化特色[A];北京学研究2011:北京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C];2011年

10 王荣国;;兴化区域文化形成初探[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常先;民营企业要不失时机地介入文化产业[N];郑州日报;2005年

2 何振鹏;区域文化应如何创新[N];国际商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徐大为邋孟中 雷永莉;依有本之木 汲有源之水 创世纪盛事[N];太原日报;2007年

4 市委宣传部 林起;以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N];厦门日报;2008年

5 张小兰;三江涌动文化活力[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李莉邋通讯员 车满满;皇姑区五年打造“中央文化区”[N];沈阳日报;2008年

7 张建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升闽北文化软实力[N];闽北日报;2009年

8 ;精心打造上海西北部文化高地 全力推进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中心研究员 刘小新;“海峡文化研究”的当代性[N];文艺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方芳;中央党校29期中青班学员来潭调研文化产业[N];湘潭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Muhammad Mahroof Khan;经济发展的文化影响:跨文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万代吉;藏族民间祭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珊珊;漳台历史文化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芊;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曾红;香港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西九文化区)发展模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马红园;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对西安经济的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杨阳;将军衙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卓娜;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杨成锦;湖北古镇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毛增锋;近代福州仓山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二双;新时期繁荣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9 宋浩;北京市城镇文化消费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0 刘飞;古代仓山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01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501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b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