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新世纪中国文化消费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15:12

  本文选题:文化消费 切入点:文化建设 出处:《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进而言之,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购买力的飞跃,使得现代社会文化消费迅速膨胀,人们对于物质和文化产品的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人们对于精神文化产品需求日益增大的过程中,文化消费作为时下人们消费的主要形式,它对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作用。然而,在当前人们对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以及低俗文化产品在我国不断蔓延,这些问题对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基于此,对于我国当前文化消费现状的考察,无论是从学术角度而言,还是从社会现实意义来看,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文章基于新世纪视野下对我国当前文化消费进行了研究论述,就文化消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文化消费即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满足的前提下,通过物质手段购买文化产品进而满足精神上对于文化的需求。在论述的过程中,运用哲学的手段,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论述原则对于新世纪中国文化消费意识形态的特征、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解析,最后又针对性提出了新时期构建完善社会主义文化消费体系的具体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国文化建设、文化繁荣发展做些有益的实践探索。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urthermore, the increase in per capita income and the leap in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residents make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modern society expand rapidly. People's consumption level of material and cultural products has also changed greatly. In the process of people's increasing demand fo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products,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the main form of people's consumption nowadays. It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curr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However, while the current level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rosion of "bad culture" in the West and the spreading of vulgar cultural products in our country, these problems can not be ignored, but the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by these problems on the curr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can not be ignored. Based on th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in our country is investigated. Both from the academic point of view, o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reality, have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new century perspective, this paper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cultural consumption in China, and define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which means that people are satisfied with the material living conditions. Through material means to purchase cultural products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 we should use philosophical means to adher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sumption ideology in the new century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are analyzed in depth.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construct and perfect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umption system in the new perio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to do some useful practical exploration.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陈辉;;精神的传承,美的闪光——解读一种特殊的产品:奥运会吉祥物[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1期

2 赵黎刚;昔日不可重现[J];青年文学;2004年03期

3 高天星;;邵原创世神话群的文化审美解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丽;黄吉宏;;日本饮食中所用陶瓷“圆器”的文化审美研究——以茶道用具“茶碗”为例[J];农业考古;2011年02期

5 常山;关于当代大众文化的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罗靖;;试论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邓春琴;;菜肴名语言文化探讨[J];考试周刊;2009年07期

8 秦建鸿;;文化守恒及其审美——以鬼怪文学现象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9 江金波;;客家文化的二元结构及其文化生态解释——兼议客家文化的审美辩证[J];学术论坛;2006年02期

10 赵崇立;;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汉字审美特征[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审美与文化生态平衡[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邵宏;;相学与医学美学设计咨询[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立;;海意象与中西方民族海洋观中的文化精神[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姣;;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根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践命题[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5 吴宗敏;;从家居设计看陶瓷产品的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张明;;基于BT技术的网络娱乐文化传播——以伊甸园、5Q地带网站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赵立红;李玉莲;;浅谈图书馆建筑的人文理念[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楠;吴昊;;论新古典主义设计的审美[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谢明香;;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10 董玮玮;;初探“非特色”定位指引下的特色地标系统构建[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宣新(北京);快乐处方[N];中国商报;2003年

2 何西来;自觉的文化审美开掘[N];文艺报;2010年

3 滕小松;文学研究的审美向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甘肃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西部论坛》理事 于维民;“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释义[N];兰州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郑键;一个记者眼中的低俗文化十大乱象[N];检察日报;2010年

6 殷毅;面朝“蓝海”期待春暖花开[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高校教师 乾羽;课本也是代际沟通 应注重文化的延续[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健玮;古建命运为新城规划管理敲响警钟[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实习记者 杨婷;守望舌尖上的文化[N];四川日报;2010年

10 何双及;市场需要真正的节日饰品[N];中国矿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小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黄季鸿;明清《西厢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畔;新世纪中国文化消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钟玮;中国民间传统图案的审美内涵与现代设计[D];苏州大学;2008年

3 余小风;东壁岛旅游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毛蕊蕊;阿维滩多民族村生活民俗的相互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5 李莹莹;韵·探究广告设计的中国味[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翟翠萍;洛阳市国内游客旅游动机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7 王金玲;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文化审美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

8 王月洁;中国传统门神艺术形式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卢丽丽;红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10 韦益金;火灾与聚落空间的调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91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691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a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