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场景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创意社区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3 22:21

  本文选题:场景理论 切入点:创意社区 出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在创意经济时代,"创意社区"的发展有助于城市文化发展,城市社会性创意的加强,为城市发展提供新动力。在工业化社会发展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载体,其"同质化"、"空心化"问题在以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发展中越来越明显,文化创意在现有园区发展中体现不足。在后工业城市的转型更新过程中,创意园区的转型升级和"创意社区"的构建对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复兴有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场景理论的维度体系和分析框架,对我国城市创意社区进行维度分析和场景设计,有助于为我国城市创意社区未来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思路。
[Abstract]:In the era of creative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community"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ulture, the strengthening of urban social creativity, and provides a new impetus for urban development.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ized society,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s and the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reas are regarded as the space carriers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our country. The problems of "homogeneity" and "hollowing"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ities.Cultural creativity in the existing park development is inadequate.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renewal of post-industrial citi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reative park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communitie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stimulat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urban renaissance.Through the dimensional system and analysis framework of scene theory, the 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scene design of urban creative communities in China are carried out, which will help to provide a new development model and development ideas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reative communit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赤;;城市精神的地方特色[J];决策探索;1992年02期

2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5年07期

3 苗秀杰;;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大连的城市竞争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杜献宁;;以河北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河北城市竞争力[J];开发研究;2009年S1期

5 李昕;;创意产业发展与提升城市竞争力[J];学术论坛;2010年09期

6 宋怡;阮平南;;基于城市经济角度的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J];统计与决策;2007年13期

7 武孝武;;王晓明谈上海城市转型与文化塑造[J];上海国资;2011年02期

8 成华;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J];兰州学刊;1984年01期

9 张鸿雁;;春秋战国城市经济的原始性——农业经济对城市经济的渗透[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10 赵小凡;;城市品牌的传播和上海形象提升[J];上海文化;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袁瑾;;新兴的城市“造形”运动[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侯鲁文;郑艳;;城市园林经营理念[A];中国公园协会2003年论文集[C];2003年

4 南京社科院课题组;赵德兴;付启元;李惠芬;;强化城市定位,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竞争力研究报告[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祖希;;什刹海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A];北京学研究文集2010[C];2010年

6 吴皓;;创建美好的生活我们究竟忽略了什么[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7 佘国平;;论城市功能重塑与文化发展[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研究员 鲍海春;用城市精神引领城市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2 陈忠;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认同[N];光明日报;2004年

3 李广斯;文化,让城市更美好[N];光明日报;2010年

4 市委党校 王一凡 王海波;文化在城市崛起中的作用[N];营口日报;2012年

5 主持 袁弘 李晓帆 裴睿 王U,

本文编号:1707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707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9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