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支出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3 10:29

  本文选题:公共文化服务 + 效率 ; 参考:《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竞争的重要标志,在当下各国日益频繁的交流往来中备受重视。十七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将文化建设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虽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长期遵循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供给模式,同时也由于市场经济转型的不完善,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我国文化治理绩效模式研究及实际操作尚未成熟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对美、英、法三国绩效文化治理情况的了解,深入探讨了发达国家从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以来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以“英国公共服务实践模式”和“密尔沃基市标杆管理的实践”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发达国家绩效文化治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另外,本文通过对深圳市和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的分析,指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强调要始终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优化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评估体系和指标权重,合理引入标杆管理和委托代理机制。 本文最后提出只有实现绩效标杆与功能配置融合,同时追求问责与倒逼的制度刚性,才能既保持公平性与效率性的统一,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运行有效性。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competition, cultural soft power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exchanges. Since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China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pu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a more prominent position, and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to ensure the grow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follow the planned economic conditions of the cultural supply model,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market economy transformation is not perfect. As a resul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model of cultural governance in our country is not matur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formance cultural governa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Franc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theor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from 1940s to 1990s. In the process of combing these achievements, taking "the British public service practice mode" and "Milwaukee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practice" as an example, it further explains the advanced natur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erformance culture governan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 Shenzhen and Shanghai,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org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It is also emphasized that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dex weight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stitutions should be optimi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asonable introduction of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and principal-agent mechanism.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it is proposed that only by combining performance benchmarking with functional allocation, and pursuing the institutional rigidity of accountability and inversion, can we maintain the unity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and have strong maneuverabilit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燕;;浅议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2 陈亮;;论公共文化的现代价值[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郝新凤;;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6年08期

4 王嘉;;中国历史画及其发展——兼论当代中国历史画的创作[J];美术研究;2006年03期

5 马海涛;龙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财税政策支持——基于原理、制约和路径的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关于杭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08——2010年)的通知[J];杭州政报;2008年02期

7 徐超;;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进中央江苏考察纪实[J];民主;2008年07期

8 林怡;;整合农村资源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年08期

9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课题组;孙林东;赵立波;;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J];理论学刊;2008年09期

10 钱立洁;;公共文化和谐价值取向与科学发展策略——对构建和谐文化与培育文明风尚途径研究的系列论文[J];职业时空;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金玲;;青岛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与保障公民文化权利[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2 侯长红;;倡导和谐文化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3 李美;;文化(艺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善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我见[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5 贾晋军;;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6 莫负东;;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孙健;;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8 冉文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9 伍靓;;从少林寺的商业化探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A];第八届全国文化管理研讨会暨中国首届农村文化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秋;;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靓;重新定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曾衡林;湖南:将老年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中国老年报;2006年

3 苍溪县政协副主席 张永伦;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N];四川政协报;2008年

4 记者 马璇;让群众享受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N];深圳特区报;2009年

5 毕先友 付宴 刘晓平;沿江街道倾力打造公共文化[N];南京日报;2009年

6 ;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N];甘肃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建舟;调研我州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工作[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8 塔城地区文化体育局;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N];塔城报;2008年

9 周颖;湖州市博物馆公共文化传播服务的尝试[N];中国文物报;2009年

10 记者 胡祥修 通讯员 刘彦友 董友胜;黄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湖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安世绿;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制度设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孔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政府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峥;上海以社区为基础的0—3岁儿童服务机构的运行走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永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周莉;分层知识平台下医疗服务流程的绩效改善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孟鑫;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江蕾;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隋少峰;山东省职业卫生服务现状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支出效率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黄洁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洁;关于长沙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应力;苏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肖敏;试论包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岩;我国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董晓东;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常苹;沈阳市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李文章;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主导作用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10 许姣;关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作用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1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791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f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