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系列实景剧的文化传播效果
本文选题:文化传播 + 旅游效应 ; 参考:《青年记者》2017年06期
【摘要】:正2004年我国首部山水实景演出(也称"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公演后,引发多元化审美体验的实景剧消费热。张艺谋、樊跃、王潮歌(称"印象"铁三角)联手打造的七个"印象"主题实景剧产生的旅游效应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实景剧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具有拓展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渠道、丰富民族文化传播形态的作用;另一方面,"印象"系列的成功推广引起大肆跟风,各类实景剧的模式化传播,导致各地进行文化传播时重表现形式而轻文化实质,重经济效益而轻文化传承,可能使少数民族文化沦为消费主义的嫁衣。
[Abstract]:In 2004, the first actual landscape performance (also known as "real scene drama") "impression Liu San Sister" public performance, triggered a variet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reality drama consumption. Zhang Yimou, Fan Yue, Wang Chaoge (known as "impression" iron triangle) jointly created seven "impression" theme drama tourism effect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on the one hand, reality drama as a carrier of minority culture dissemi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successful promotion of the "impression" series has caused the rampant follow the wind, all kinds of real scene drama model dissemination, It may make minority culture become the dowry of consumerism because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rm of expression than to the essence of culture, and to economic benefits rather than cultural heritage.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学术创新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6sycxjj166)研究成果
【分类号】:G124;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晓东;文化传播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何长才;;建设创新文化 加大科研发展动力——关于创新文化传播的思考与实践[J];学习月刊;2006年06期
3 朱全国;肖艳丽;;数字化视野中的符号与文化传播[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4 ;厦门汉翰雅艺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J];中国陶瓷;2012年02期
5 ;中华文化传播的方式及途径[J];山东教育;1997年Z2期
6 邹智贤;论信息网络化环境下的文化传播[J];求索;2002年01期
7 孙玉萍;三次文化转型与高校文化传播地位之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8期
8 赵振宇;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的中西方文化传播[J];江南论坛;2003年08期
9 朱德生,闵惠泉;文化工具与文化传播的革命——关于手机的对话[J];现代传播;2005年03期
10 郑海中;关于文化传播的几个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伟群;;中国鹿文化传播的探讨[A];2010中国鹿业进展[C];2010年
2 于开宁;;水文化传播有关问题的思考[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陈玉文;邰山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问题与思考[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4 王鹏飞;;文化传播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汉魂西才”将日本造就成一个世界强国[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1年刊[C];2010年
5 张海涛;;文化传播与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思考[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祁述裕;文化传播要重视“卖出去”[N];人民日报;2014年
2 成向阳;从“玖球天後”看文化传播[N];山西日报;2014年
3 胡远珍;文化传播与“先进文化”[N];人民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张楠;街头,不能忽视的文化传播地[N];工人日报;2007年
5 李舫;黄河文化传播工程启动[N];人民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佳;富士康联手乐视网 进军海外文化传播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7 刘琼;文化传播,要肯下笨工夫[N];人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钟云华 温宝臣;为中国文化传播插上科技翅膀[N];经济日报;2013年
9 王雪;探路南美中国文化传播[N];团结报;2013年
10 北京 李庆本;中华文化传播要重视民间渠道[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玉胜;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彬彬;斯图亚特·霍尔文化传播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段永杰;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文化传播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泽曦;成都唯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4 崔栋;旅游推动文化传播的机制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5 卫亦芸;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背包客亚文化传播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6 梅志俊;国学文化传播渠道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7 董丹;传媒制度与文化传播[D];苏州大学;2011年
8 黄小芬;中国热的冷思考:民族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9 乌日罕;少数民族主持人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谢阳;以美国电影的文化输出战略为借鉴的中国文化传播策略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90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09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