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对西藏“跨越式”发展作用探析
[Abstract]:Tibet is rich in 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because of its weak industrial base and poor natural environment. By combing the situation of Tibet's own resources and analyzing its own endow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embedding cultural industry into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Tibet's regional development, which makes it have the advantage of latecomer development and realizes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
【基金】:西藏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课题资助项目(2013ZJRW39) 西藏民族学院院级资助项目(13my Z06)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焕新;彭万力;;“两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对策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2 覃洁贞;;从世界格局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J];学术交流;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岑;邓向阳;;两型社会与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思考[J];今传媒;2011年06期
2 胡继艳;韩之玖;;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化探究——以皖东区域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陈扬;;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布局现状分析[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4 徐平;张群;;市场经济条件下西藏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西藏江孜县班觉伦布村为例[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5 傅才武;江海全;;文化创意产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功能作用与价值定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肖湘雄;戴清;;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战略[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7 张冬梅;;解构经济发展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J];大众科技;2010年10期
8 周栋良;刘茂松;;“两型社会”研究述评[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肖湘雄;戴清;;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战略[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沈开艳;徐美芳;;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锦龙;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周栋良;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杜静;产业集群发展的绿色创新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胡伏湘;长沙市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耦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5 向琳;“两型社会”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6 熊正贤;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7 单德朋;民族地区贫困的测度与减贫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刘开华;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9 陈静;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对口援助模式与运行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赵靖茹;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媛;栖居·信仰·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付蔚莹;“两型社会”建设与大学生环保教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怀霞;武汉城市圈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模式与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罗灿;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5 褚韬;长株潭城市群服务外包业发展创新政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伟权;“两型社会”视域下的技术生态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凤霞;市场经济条件下西藏农村经济的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达娃扎西;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卓玛穷达;西藏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何玉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印;;全球化视觉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及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林英;调整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马国权;浅议新世纪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王永年;徐阳;;经济结构调整与文化产业振兴[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李继东;殖民依附经济结构与黑非洲现代化的延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5 陈传康;把敦煌建设成具有开放型经济结构的旅游县[J];干旱区地理;1987年04期
6 陈莹峰;;论优化经济结构的标准与路径选择[J];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06期
7 魏杰;对重庆经济结构的分析与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王石红,都首峰;试论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陆海沧,孙芳伟;浅析我国的三元经济结构[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汪长根,陈楚九,钱洪明;苏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若干问题[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绍东;;浅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持续发展[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李倩倩;;浅谈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丛屹;王栋;;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4 胡景山;;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集团产业升级[A];中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研究论文集[C];2013年
5 孙多勇;王维平;许登超;;北京市房山区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点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6 李黎明;王欢;;经济结构、社会网络与宗教认同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刘薰词;;珠三角东部城市惠州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8 鲁兵;;关于经济特区新世纪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顺成;钱小凤;;促进两岸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策略[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海峡两岸现代设施农业与园艺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明林;傅春;;南昌市经济结构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基于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比较[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刊;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谢琦;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结构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3 林秀梅;我国转型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晓阳;湖北省经济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2 李国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崔新生;全面建设小康下的广东经济结构调整[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4 于俊;调整包头经济结构的探讨[D];天津大学;2006年
5 吴杰;经济结构调整与闽东经济发展[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6 张忠宇;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三元经济结构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7 司明泊;论新疆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D];新疆大学;2005年
8 周尤正;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D];武汉大学;2004年
9 户怀树;新世纪以来马来西亚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10 陈娟;新世纪以来印尼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75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17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