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新媒体时代美剧数字营销探析

发布时间:2018-11-24 21:01
【摘要】:正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剧所创造的诸多传媒神话,被誉为商业运作的经典范例。一部美剧的成功,除了其自身优异的制作水准,富有创造力的营销传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以及观众媒介接触行为的改变,美剧的营销传播环境正发生嬗变。因势而谋、顺势而动,时代变革驱动了美剧营销方式的转变——从一屏到N屏加以整合,以创新的数字营销获取与挽留观众,
[Abstract]:Since the 1950s, the media myths created by American dramas have been regarded as a classic example of business operation. The success of an American drama, in addition to its own excellent production standards, creative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also played a key role. It can not be ignored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ise of new media and the change of audience media contact behavior, the 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of American TV drama is changing. Because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trend, the change of times has driv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rketing mode of American TV dramas-from one screen to integrate them to obtain and retain the audience with innovative digital marketing.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J943;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刚;;创意传播管理(CCM)——新传播环境与营销传播革命[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年05期

2 杨亚萍;;数字媒体及其传播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2009年11期

3 周根红;;美国电视剧的营销推广策略[J];电视研究;2012年12期

4 李岚;;李岚:电视剧营销迎来大片时代[J];纪实;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帅;;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创新——陈刚广告学术研究述评[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年06期

2 沈虹;;创意传播管理(CCM)与整合营销传播(IMC)的比较研究——跨越文化的视角[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0年05期

3 沈虹;;互动网络营销创意传播服务模式和经营模式研究(一)[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年02期

4 陈刚;孙美玲;;结构、制度、要素——对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的解析[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年04期

5 马澈;;技术创新与移动营销发展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年04期

6 郭嘉;;从传播技术变迁角度研究广告产业的发展——必要性探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年06期

7 张婷;;广播媒体品牌传播初探[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2年02期

8 苏怡和;;两岸艺术授权产业企业营销传播应用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2年04期

9 孟猛;;论数码媒体现状与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8期

10 胡智锋;刘俊;王锟;杨继宇;李磊;张陆园;张瑜琦;吴雪;林沛;扎西;别君红;;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丽霞;数字图书馆版权获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戴丽娜;从营销的终点到营销的起点[D];复旦大学;2012年

3 彭双五;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姜平;国产偶像剧营销特点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2 邱志茹;商业广告的新媒体利用与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李峰;RPG游戏与中国元素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4 林凯;文化创意产品与消费社群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嘉佳;蓝色港湾项目新传媒营销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6 崔跃;移动互联网拓展传统平面媒体的研究和系统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徐锦子;湖南土家族民歌传承的传播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玉洁;基于中国数字文化国际传播平台的中华印刷文明传播策略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文君;;教育传播涵义及教育传播学研究范畴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刁永锋;;数字化学习的教育传播模式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曹燕宁;;电视剧产业与新媒体的融合[J];视听界;2010年02期

2 赵然;傅国春;;谍变电视剧受众心理探析[J];新闻知识;2010年11期

3 刘晖;;从文本角度看电视剧对受众的说服效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07期

4 吴宏峰;;浅论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热播[J];文教资料;2008年28期

5 姚军;王彩霞;;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探微[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陈华;;泰剧的流行对我国受众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0年05期

7 张诗婷;;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策略[J];现代视听;2010年10期

8 李斌;曹燕宁;;与视频网站“剧战”,电视台如何应对[J];视听界;2011年01期

9 尚书华;电视剧的误教作用不可小觑[J];当代电视;2003年04期

10 魏国彬;;故事化:尊重受众的审美传统——传播学视野下的电视剧预估要素阐释[J];求实;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晔原;;主旋律电视剧与先进文化的建设[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2 唐建军;;电视剧的心理疗慰功能[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3 马相武;;论电视剧中的日常生活[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4 许永;;试论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特点和解读屏障[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刘大敏;;从电视剧的播出探求与受众群体的关系[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6 钱学格;;不做“九斤老太”[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7 刘劲;;塑造伟岸、真实、生动的领袖人物形象——在电视剧《长征》中塑造周恩来艺术形象的几点体会[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8 崔银河;;内蒙古电视剧三十年[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9 王彦霞;;从《任长霞》看“涉案剧”的禁播与开播[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王黑特;;对话与互动——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主导文化结构分析[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曾庆瑞;一不走形 二不失神[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马健;《馒头》火爆的幕后故事[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3 许 建;韩剧成功之道的传播学透视[N];中国艺术报;2005年

4 薛晋文;电视剧应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文化切入点[N];光明日报;2007年

5 孙先成;把镜头对准农民好[N];四川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向兵;“非常24小时”的非常意义[N];人民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任晶晶;专家会诊 刑事犯罪题材电视剧“热”[N];文艺报;2004年

8 刘等;《越狱》的草根式营销[N];财经时报;2007年

9 记者 高小立;《七剑下天山》向电视审美靠拢[N];文艺报;2006年

10 王可鸣飞 杨一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N];中国电影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兵娟;电视剧:叙事与性别[D];河南大学;2004年

2 白小易;碰撞与整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李传华;社会表演学视野下电视剧中法律工作者的表演[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5 钟鸣;传统的发明[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6 陈兵;文化与商业困境中的电视品牌建构[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兴亮;世纪之交的清朝题材电视剧现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宋洁;论中国电视剧的崇高范畴[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9 石竹青;大众传播时代的电视艺术性[D];辽宁大学;2009年

10 杨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豪博;数字媒体影像隐性控制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叶骅;《我爱我家》,,《武林外传》互文现象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3 刘巾;空间文化批评视域下的中国近期电视剧[D];新疆大学;2008年

4 吴畅;中国电视剧市场的运营管理规制问题探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李群;亚洲漫画改编电视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曲少枫;我国电视剧女性形象塑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于田;情景喜剧与家庭——对一种电视剧模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

8 朱志宇;从受众心理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于彦琳;论“戏说古装剧”[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01年

10 李春梅;中国电视剧产业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55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355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1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